中醫(yī)古籍
  • 淺談孕產婦可用的中藥

    孕婦使用中藥,必須考慮到中藥對孕婦本人以及胎兒的影響,特別是不應有造成胎兒畸形的副作用。盡管使用中藥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一般認為中藥比較安全,副作用少,但孕婦使用仍不可大意,特別是妊娠6~11周的婦女使用時應慎重。

    孕婦禁用的中藥有:巴豆、牽牛、大戟、斑蝥、商陸、麝香、三棱、莪術、水蛭、虻蟲等。慎用的中藥有具有通經祛瘀、行氣破滯、辛熱、滑泄作用的藥物,如干姜、枳實、紅花、厚樸、牛膝、吳茱萸、五味子、酸棗仁、辛夷、大黃、桃仁、薄荷、半夏、附子、芒硝、牡丹皮、麻仁、薏苡仁等。

    那么孕婦患病能用哪些中藥呢?

    妊娠中感冒:虛證用桂枝湯、香蘇散;實證用葛根湯;重癥用麻黃湯。有咳嗽的肺血虛燥熱,用麥門冬湯可具有滋潤療效(但此方中有半夏,不可使用時間過長)。

    妊娠嘔吐: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厚樸湯、半夏瀉心湯及五苓散治療。有精神煩躁及精神癥狀者,可用半夏厚樸湯。以上四種藥均含半夏,不可長期使用。有大量水樣嘔吐者用五苓散。

    妊娠中毒癥:基本以飲食療法、降壓利尿治療為主,以減少子宮的灌流量。按病情可用中藥當歸芍藥散、五苓散、防己黃芪湯等。中藥可單用或與西藥合用。中藥不會影響電解質平衡,效果慢。用中藥預防妊娠中毒癥有一定效果。

    妊娠貧血:妊娠中全血量應增加30%~40%,否則容易發(fā)生貧血。因為水滯留造成血虛,用當歸芍藥散可利水及補血,還可用歸脾湯,同時補充鐵劑。

    妊娠便秘:妊娠便秘多為虛證的習慣性便秘,可用桂枝加芍藥湯及小建中湯。頑固的便秘使用大黃、芒硝時應慎重(如大黃甘草湯、麻仁丸、潤腸湯等)。瀉下藥大部分應慎用,因為可引起子宮肌肉緊張及盆腔充血。

    妊娠中的膀胱炎:對癥處理主要用當歸芍藥散;有尿道痛時有五淋散、豬苓湯等;有尿閉者用補中益氣湯及五苓散。

    產褥期及哺乳期可用的中藥:子宮復舊不全者可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四物湯、芎歸膠艾湯、桂枝茯苓丸等。產后陣痛用當歸芍藥散、芍藥甘草湯等。產后精神煩躁、失眠,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逍遙散等。便秘時可用潤腸湯、麻仁丸。大黃可引起盆腔臟器充血、陰道出血量增加,并且還會移行到乳汁中使乳汁變黃,因此哺乳期不宜用大黃。產門不閉、骨盆底會陰肌肉松弛給予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等。促進乳汁分泌用八珍湯(四物湯加四君子湯合用)、補中益氣湯、葛根湯、桂枝茯苓丸等。

更多中藥材
  • 商本平 張海燕 山東省榮成市人和中心衛(wèi)生院大青龍湯有關條文見于《傷寒論》38、39兩條。38條曰“太陽中風,脈浮緊……”39條曰“傷寒,脈浮緩……”聯(lián)系《傷寒論》1、2、3三條不免使人疑竇重重。太陽中風脈本浮緩,傷寒脈本浮緊,如何又言“太陽......
  • 本期博主:羅大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如果受寒,第一時間處理,就不容易變成很嚴重的問題,用溫通經絡的中藥泡洗,效果就不錯,還可加上引經藥,效果會更好。這些天天氣冷了,轉眼冬天來了,有時候會著涼,會受風,如我們在外面的時間長了,站在風口了,或者穿得......
  •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是在多種疾病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嚴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綜合征。其主要特點是凝血,纖溶功能亢進,微循環(huán)障礙,進而引起出血,臟器損傷,血細胞破壞,甚至休克。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病屬中醫(yī)“瘀血證”范疇。病因病機熱毒......
  • 蔣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華佗中醫(yī)院消渴為臨床常見癥狀,它以口渴明顯為主,但又不盡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醫(yī)所講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臨床表現(xiàn),而《金匱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歸屬于消渴,有口渴多飲,也有口渴不欲飲,但無......
  • 萬柏松 河北省遷安市傳染病醫(yī)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開始在我國大范圍漫延,并出現(xiàn)了一定數(shù)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國醫(yī)者的高度重視,而此病在1981年才開始在上海被發(fā)現(xiàn),中醫(yī)古籍中沒有針對性的記載,如何治療手足口?。刻貏e是中藥能否發(fā)揮作用?是擺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