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藥用植物紅花銹病

    藥用植物紅花銹病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和苞葉。苗期染病子葉、下胚軸及根部密生黃色病斑,大小5—10×2—3(mm),其中密生針頭狀黃色顆粒狀物,即病菌性子器。后期在銹子器邊緣產(chǎn)生栗褐色近圓形斑點,即銹子器,表皮破裂后散出銹孢子。成株葉片染病葉背散生栗褐色至銹褐色或暗褐色稍隆起的小皰狀物,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大小0.5—1mm。瘡斑表皮破裂后,孢子堆周圍表皮向上翻卷,逸出大量棕褐色夏孢子,有時葉片正面也可產(chǎn)生夏孢子堆。進入發(fā)病后期,夏孢子堆處生出暗褐色至黑褐色皰狀物,即病菌的冬孢子堆,大小1—1.5mm。嚴重時葉面上孢子堆滿布,葉片枯黃,病株常較健株提早15天枯死。

    病原

    PUccinia carthami(Hutz.)Corda稱紅花柄銹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性孢子器球形,蜜黃色,頂端突出在寄主表皮外,大小90~150×80~140(μm);性孢子卵圓形,單胞無色,大小2.7—5.O×2.4—3.6(μm)。性孢子成熟時從性子器孔口排出,呈蜜露狀。銹孢子器栗褐色,近圓形至條狀,產(chǎn)生黃褐色銹孢子,圓形至橢圓形,表生微刺,大小22—32×2l一26(μm)。夏孢子黃褐色至淺茶褐色,球形至廣橢圓形,球形,表面生微刺,大小22—29×22—26(μm)。冬孢子褐色至茶褐色,雙胞,橢圓形,表面生瘤狀小突起,有短柄,大小31.7—41.5×21.5—26.8(μm)。冬孢子萌發(fā)溫限10—35℃,25℃最適。夏孢子在干燥時能存活166天。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紅花銹菌系長循環(huán)型單主寄生銹菌。病菌以冬孢子隨病殘體遺留在田間或粘附在種子上越冬,翌春冬孢子萌發(fā)產(chǎn)蟲擔孢子引起初侵染。西北紅花春播區(qū),3月下旬播種的,30天后子葉、下胚軸及根部出現(xiàn)性子器,5—6天產(chǎn)生銹孢子器,銹孢子侵入葉片,5月下旬葉斑上產(chǎn)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又通過風雨傳播引致再侵染,8月中旬植株衰老產(chǎn)生冬孢子堆和冬孢子越冬。該病一般在6月中旬開始流行,其流行程度取決于5—8月的雨量和澆水次數(shù)。

    防治方法

    (1)在大區(qū)聯(lián)防前提下,選育抗病或早熟避病的品種。(2)播種前用種子重 量0.2%一0.4%的15%三唑酮拌種。(3)選擇高燥地塊種植紅花,出苗30天左右,間苗時注意拔除病株,盡量減少澆水次數(shù),嚴格控制灌水量,雨后及時排水,防止?jié)駳鉁簦m當增施磷鉀肥或草木灰,增強抗病力。(4)發(fā)病初期噴灑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97%敵銹鈉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波美0.3°石硫合劑。對上述殺菌劑產(chǎn)生抗藥性時,可改用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乳油9000一10000倍。

更多中藥材
  • 枸杞,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材。說到枸杞,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各個地方,人們都有在銷售枸杞。枸杞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的高。人們會用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利用枸杞,讓自己得到更好的補充和調養(yǎng)。現(xiàn)在有非常的多的人們用枸杞泡水喝。很多人說這是不好的。也有很多人說......
  • 神闕穴靠近我們的肚臍附近,在這個地方一般是不主張針灸的,尤其是小孩子,如果神闕穴附近做針灸非常容易導致感染,但是艾灸是可行的。艾灸神闕穴尤其適用于那些身體虛寒或者是胃腸功能弱的人。神闕穴艾灸功效不錯,能對過敏性鼻炎加以治療,可增強免疫能力,......
  • 更年期是每個女人這一生中必須經(jīng)歷的階段,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不要總是悶在家里,要多出去轉轉,一個人別在家里更容易小心眼,鉆牛角尖。另外,還要注意調節(jié)自己的生活習慣,每天約好三五好友出去鍛煉一下身體,積極的參加社區(qū)活動,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那么......
  • 月經(jīng)是每個女人每個月都要經(jīng)歷的生理現(xiàn)象,一部分女性朋友到了經(jīng)期,身體就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不適,殊不知,女性月經(jīng)期間的生活習慣還是有很多禁忌的哦,老一輩人經(jīng)常會跟我們說,經(jīng)期不要洗頭。很多女性朋友特別是年輕肯定受不了一周不能洗頭,都會問月經(jīng)期洗......
  • 習武之人都知道,人的穴位也是需要經(jīng)常按摩的,經(jīng)常按摩穴位,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幫助,尤其是三九天,天寒地凍,人很少活動,經(jīng)絡不通,血液循環(huán)也比較差,人的免疫力比較低。因此,營養(yǎng)養(yǎng)生專家建議,“三九”天穴位按摩巧養(yǎng)生。那么,需要按摩哪些穴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