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風花菜

    拼音注音Fēnɡ Huā Cài別名

    蔊菜(《黑龍江省主要野生藥用植物的鑒別及中草藥新制劑》),葉香(藏名)。

    出處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

    為十字花科植物風花菜全草。7~8月采全草,切段,曬干備用。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石縫、路旁、田邊、水溝潮濕地及雜草叢中。分布江蘇、山東、四川、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

    原形態(tài)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莖稍斜上,無毛或稍有毛,有分枝.基生葉多數(shù)簇生,羽狀深裂,長達12厘米,頂生裂片較大,卵形,側生裂片較小,5~8對,邊緣有鈍齒,只在葉柄和中脈疏生短毛,其他部分無毛;莖生葉互生,不分裂,披針形??偁罨ㄐ蝽斏蛞干?,花小呈十字形,黃色;萼片長橢圓形;花瓣篦形;4強雄蕊;雌蕊1;花梗長2~3毫米。長角果圓柱狀長橢圓形,長4~6毫米,寬約2毫米,稍彎曲;果梗長2~6毫米。種子細小,卵形,稍扁平,長0.5毫米,紅黃色,有小點。

    歸經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入心、肝、肺經。"

    性味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苦辛,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解毒,消腫。治黃疸,水腫,淋病,咽痛,癰腫,湯火傷。

    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清熱解毒,活血通經。治黃疸,咽痛,水腫,關節(jié)炎,瘡腫。"

    ②《黑龍江省主要野生藥用植物的鑒別及中草藥新制劑》:"解熱利尿。治腹水,淋??;外用治燒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外用:搗敷。

    復方

    ①治黃疸、肝炎:風花菜配萹蓄、苦蕎葉、茵陳,煎湯服。

    ②治腹水過多:風花菜配播娘蒿子、大黃,煎湯服。

    ③治無名腫毒及骨髓炎:風花菜配牛耳大黃、蒲公英、墨地葉,搗爛敷患處。(選方出《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uān Shān Chénɡ Gēn別名薔薇根來源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川山橙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lodinus hemsleyanus Diels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
  • 拼音注音Chuān Mínɡ Shēn別名明參、明沙參、土明參、沙參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川明參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uanmingshen uioloaceum Sheh et Shan采收和儲藏:移栽后于翌年4月上旬,挖取根......
  • 《中國藥典》:川木通拼音注音Chuān Mù Tōnɡ別名淮通、淮木通、小木通英文名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 Franch. 或繡球藤Clematis m......
  • 《中國藥典》:川木香別名木香、鐵桿木香、槽子木香英文名RADIX VLADIMIRIAE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
  • 別名官桂皮[四川]、桂皮來源樟科樟屬植物銀葉樟(川桂皮)Cinnamomum argenteum Gamble 和三條筋樹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以樹皮入藥。夏至前后采收。炮制剝皮,切成30~60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