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蟾蜍的養(yǎng)殖與脫衣技術

    蟾蜍俗稱癩蛤蟆,是一種極有藥用價值的經(jīng)濟動物。蟾蜍耳后腺分沁的白色漿液叫“蟾酥”,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它可以治療心力衰竭、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皮膚癌等。

    目前,藥市上蟾酥價格且呈上升趨勢。其原因有三:一是化工污染使野生蟾蜍越來越少;二是野生蟾蜍的自然孵化成活率極低;三是蟾蜍應用范圍日益擴大,國內(nèi)外廠家對蟾酥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所以人工繁養(yǎng)蟾蜍、采集蟾蜍是致富的好途徑。現(xiàn)將人工飼養(yǎng)蟾酥方法介紹如下:

    一、養(yǎng)殖場的建立

    蟾蜍為水陸兩棲動物,因此養(yǎng)殖場宜建在靠近池塘、水溝,且有雜草、水源的地方。養(yǎng)殖場四周設圍墻,以防蟾蜍逃跑和畜禽進入。

    二、種蟾及卵塊的收集

    可先捕野生體大、健壯、無病、無傷的蟾蜍做種蟾蜍,每平方米放養(yǎng)種蟾蟾蜍1--2對。雌雄比例為3:1;也可到池塘、河流收集蟾蜍具備卵塊,把卵塊放于水溫為10--30攝氏度的池水中,經(jīng)過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

    三、蟾蜍的飼養(yǎng)管理

    剛孵化出的小蝌蚪2天內(nèi)靠卵膜內(nèi)殘留營養(yǎng)物質(zhì)生活。3天后開始攝食,人工飼養(yǎng)可投放米糠、麥麩、廚房下腳料、蚯蚓、蠅蛆等,每天投鉺1--2次。水溫保持在16--28攝氏度,水質(zhì)要清新,水深以0.2--0.4米為宜。

    蟾蜍的脫衣技術

    品種及場地選擇只要是無明顯脫衣花紋,四肢齊全,健狀、無病的野生蟾蜍,均可進行脫衣,體重應選擇在100克以上,場地應選擇通風、透光、透氣、便于下水的地方建池。并避免日曬與雨淋,附近最好有充足的水源。

    脫衣時間以4~10月份為宜,且以6~9月份最佳,過早脫衣多有不完整,一般在下半夜進行(即凌晨1~5點),或者連續(xù)幾天晴好后,有雷陣雨前為最多。脫衣適宜溫度為25℃~32℃,整個脫衣過程一般在5分鐘左右。

    小池建造小池以120×90×40厘米為適宜,過大過高均為浪費,過小則分不清哪只蟾蜍在脫衣。小池底部設2~4厘米斜面,在一低角落處留一下水孔。池內(nèi)保持濕潤,每天視天氣與池內(nèi)濕度情況,噴水2~5次。池內(nèi)必須絕對光滑,并于每日早晨打掃干凈小池。小池地面如是水泥面,應在建池半個月后才能放入蟾蜍。

    藥物脫衣用細噴壺噴壹號藥物極少量于干燥的蟾蜍背上。1小時后,再用棉球沾2號藥液于蟾蜍口上,在用藥后4~10天即可全部脫衣。

    脫衣癥狀有單獨停留,反應遲鈍,外表變濕,背部弓起、低頭、后腿用力等癥狀,幾分鐘后即可脫衣,一般先從背上開始脫衣,再脫后爪與前爪,待脫到第四只爪尖時應迅速捉起,用右手抓住蟾蜍并以一手指卡住蟾蜍口部,用左手拿鑷子于蟾蜍口中夾出蟾衣,放入預置的半盆冷開水中即可。

    蟾衣處理用鑷子夾蟾衣于水中輕輕蕩漾,直至完全蕩開,不打結時,放入一面搽油、一面是蟾衣樣板的樣板玻璃,將樣板面朝下,有油面朝上。樣板玻璃25×14×0.3厘米,以玻璃一半傾斜入水為宜,頭部應在水外半部。將蟾衣的各部位拉到相應位置后。將玻璃輕輕拖離水面即可。放在家中晾干后,將蟾衣取下夾在書本中即可為成品,等待出售。如遇蟾衣部分缺少,應在水中取別處碎衣補齊達到完整。如有條件應將蟾衣放入紅外線消毒柜中消毒。

    藥物配方1號藥:馬錢子0.5克、麻黃、款冬花、木通、佛手、檳榔、陳皮、甘草、干姜各5克加冷開水1公斤靜泡48小時。2號藥:桑寄生、白屈萊、仙鶴草、遠志、青風藤、白芷、黃芪、細辛各10克加冷開水0.5公斤靜泡48小時。

更多中藥材
  • 郭俊田 河南省西華縣人民醫(yī)院失瘖有虛實之分?!毒霸廊珪吩唬骸班硢≈‘斨搶崳粚嵳咂浒Y在標,因竅閉而瘖也,虛者其癥在本,因精氣內(nèi)奪而瘖也。”《張氏醫(yī)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須以暴病得之,為邪郁氣逆,久病得之為津枯血槁……”實證 實證......
  • 皋永利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關于“辨證分型”,中醫(yī)界又有爭論,反對意見認為,“辨證分型”會固化辨證論治的靈活性,有違辨證論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醫(yī)臨床思維的發(fā)展。筆者以為這是對“辨證分型”的誤識?!氨孀C分型”對中醫(yī)貢獻巨大,不容否定。是對疾病基本......
  • 筆者從事中醫(yī)臨床15年來,體會到要學好中醫(yī),須多讀經(jīng)典,兼閱中醫(yī)各家學說,博眾家之長,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學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師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筆者將名醫(yī)吳又可的“三甲散”用來治療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較滿意的......
  • 馮某,女,43歲,2010年10月13日初診?;颊咧髟V平素怕冷,遇寒則咳,咳則遺尿,已達五六年之久,秋冬季節(jié)加重。數(shù)年來,屢次求醫(yī),中、西藥物服用頗多,然療效欠佳,因友人介紹,故來就診??淘\見舌淡胖,苔白微膩,脈沉遲無力,右尺尤甚。脈癥合參......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稱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臟泵功能減退,致靜脈瘀血,動脈血液灌注不足,心臟不能充分排出足夠的血量滿足機體代謝和發(fā)育的需要而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多為心肌病變或結構異常使心臟負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時治療,往往導致死亡。小兒各年齡期均可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