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寶寶“秋凍”保安康

    祝建材 山東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天氣候多變,早晚溫差懸殊。這時候,不要急于添厚衣,應有意識地進行一些適宜的耐寒鍛煉,從而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減少疾病的發(fā)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秋凍”。在秋季進行耐寒鍛煉可有效預防嚴寒帶來的威脅,提高孩子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耐寒力,進而減少冬季易發(fā)病。

    眾所周知,人是恒溫動物,體內有一套完善的體溫調節(jié)系統。作為這個系統的“司令部”——大腦皮層下丘腦,也只有在接受氣溫變化的刺激下來增強體溫的調節(jié)機能,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進而為適應寒冬到來打下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長期的恒溫環(huán)境只能使人的熱適應能力下降。氣溫稍有改變而添衣保暖,就是在制造這種恒溫環(huán)境。這樣,沒有得到鍛煉的大腦皮層下丘腦,一旦與涼接觸就抵擋不住致病細菌的挑戰(zhàn),容易導致疾病。由于小兒的體溫調節(jié)能力尚不成熟,所以在忽冷忽熱之時比成人更易染病。不過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日常生活對冷環(huán)境的逐漸適應加以提高的。從秋天開始的耐寒鍛煉就是提高調節(jié)反應靈敏度的最有效手段。

    首先是讓孩子有暴露于冷環(huán)境的機會,包括不穿得過于厚實、嚴密。中醫(yī)認為,小兒是陽氣偏旺之體,過暖則會助長陽氣而消耗陰液。實際上,過早過度保暖,身體出汗不易覺察,反而容易感冒。另外,不要放過讓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的機會,特別是秋日的清晨。

    其次就是進行冷適應。從秋天開始,父母就要逐漸培養(yǎng)孩子用冷水洗手、洗臉及喝冷開水的習慣,即使到了冬天也不放棄。由于這是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小兒一般都能適應,而且效果顯著。但需注意每次冷水沖洗后,要用干毛巾擦。

    最后家長也應該注意,不要為使孩子得到御寒鍛煉而著涼生病,應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質和大氣溫度變化靈活掌握,使其逐漸適應。

更多中藥材
  • 膝關節(jié)炎的治療呢,我們提出了一個三聯療法,傳統上我們認為【三分治七分養(yǎng)】,現在我們發(fā)現其實更多的這個運動才是核心要素。我們改一個字,【三分治七分練】,這個一字之差含義不一樣了,特別突出這種運動的這種效果,特別是我們說臀腿,大腿前面后面,里側......
  • 身體濕氣重,常用的健脾祛濕六味藥分享給大家。1.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除脹和胃的功效。2.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的功效。3.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4.蒼術:具有健脾燥濕、祛風散寒的功效。5.厚樸:具有溫......
  • 很多人質疑中醫(yī)治療糖尿病的效果,其實中醫(yī)治療糖尿病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大家常說的三多一少癥狀,其實在很多中醫(yī)古籍中都已經有記載。糖尿病的中醫(yī)病機呢,主要是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早期的表現呢,主要是以肝腎陰虛為主,到了糖尿病腎病的階段,常常會......
  •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見,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為是發(fā)炎了,其實原因有很多種,需要辯證對待。比如嗓子疼常見的表現一般是咽喉腫痛,有異物感,這種癥狀中醫(yī)稱之為風熱喉痹,西醫(yī)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風熱邪毒導致。還有一種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體紅腫,或者是......
  • 【外臺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 眼暗,意思就是說,30歲以上的人,陽氣逐漸衰弱,灸三里可以補氣壯陽,不然會出現氣短,兩眼昏花等衰老現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脛骨旁開一橫指,是人體當中非常重要的養(yǎng)生保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