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焦咳案《素問》“六腑咳”臨證心悟(5)

    張明利 河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經(jīng)文: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jié)M,不欲食飲。

    病例:何某,女,60歲,有慢性支氣管炎史6年。2月前感冒后引起咳嗽加重,吐黃痰,胸片示:慢支合并肺部感染,遂在某三甲醫(yī)院住院治療。經(jīng)用抗生素、平喘藥、痰熱清等靜脈滴注20余天,咳嗽減輕,黃痰消失,但納差,乏力,消瘦。復查胸部CT:慢性支氣管炎。遂出院就診于中醫(yī),刻下癥見:咳嗽,痰白,食后尤甚,上腹部脹滿,下午脹甚,納差,乏力。舌質(zhì)淡暗,苔白膩,脈沉遲略滑。辨病為三焦咳,證屬脾胃氣虛,痰濕內(nèi)阻。處方:陳皮10克,半夏15克,茯苓15克,白術(shù)12克,黨參15克,木香10克,砂仁6克,枳殼10克,大腹皮12克,杏仁10克,款冬花15克,炙甘草10克。4劑,水煎服。

    二診:咳痰減少,腹脹減輕,食欲稍增。見效,原方繼服7劑,水煎服。

    三診:納大增,腹脹幾愈,仍咳,痰少,舌淡,苔薄白。續(xù)以焦樹德老中醫(yī)麻杏二三湯加減出入,共服10余劑,咳止病愈。

    按:三焦咳臨床十分常見,其以“咳而腹?jié)M,不欲食飲”為辨病要點。其病機是咳嗽日久,或過用寒涼,脾胃受傷,因而脾虛氣滯,不能運化水谷,濕濁內(nèi)生。《素問·靈蘭秘典論》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敝赋鋈褂惺柰ㄋ?,運行水液的作用,是人體水液升降出入及濁液排出的通道。水液在人體內(nèi)的布散和向體外的排泄與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協(xié)調(diào)息息相關(guān),然必須以三焦為通道才能實現(xiàn)。其治當化濕利濁。又如《圣濟總錄·三焦門》指出:“論曰三焦有水氣者,氣滯不通,決瀆之官內(nèi)壅也……治宜導氣而行之,氣通則水自決矣?!逼渲斡猪毰浜侠須饣钛?。吾師李發(fā)枝教授治療本證習用香砂六君子湯加大腹皮,療效卓著。

    本案“腹?jié)M,不欲食飲”之證愈后,咳嗽并未消失,又予麻杏二三湯加減治療后收功。麻杏二三湯為焦樹德老中醫(yī)創(chuàng)制,方中包含了二陳湯、三子養(yǎng)親湯和麻黃、杏仁,筆者臨床用此方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之咳、痰、喘癥狀,療效滿意。(全文完)

更多中藥材
  • 春夏之際,桑葚正當時。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時節(jié),對熱衷于養(yǎng)生的朋友來說,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藥”。早在兩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國皇帝御用的補品,歷代醫(yī)家也極其推崇,在民間更是有“人間圣果”、“補血果”之稱。中醫(yī)將藥食同源的中藥稱為“......
  •  夏季體內(nèi)濕氣太重,會導致我們身體不適、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癥狀。想要擺脫濕氣,除了用一些中醫(yī)祛濕方法祛除濕氣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壞習慣,都可能會加重濕氣。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濕氣的習慣。會讓......
  • 藥膳養(yǎng)生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醫(yī)藥膳食療是通過食物與藥物的結(jié)合,以達到養(yǎng)生防病,滋陰壯陽,促進疾病病人康復等作用。那么中醫(yī)的藥膳養(yǎng)生都有哪些特點呢?藥膳又是如何分類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一、藥膳的分類根據(jù)藥膳的目的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種......
  • 紫蘇在中國通常被用作傳統(tǒng)中藥,而日本人則主要將其用于烹飪,特別是在吃生魚片時和食用刺身時。在我國一些地區(qū),紫蘇還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蘇是我國流傳千年的名藥,一片小小的葉子,就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說全身都是寶。什......
  • 在農(nóng)村長大的小伙伴,對于車前草這種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資料當中都有記載,這可是藥食同源的一種植物。車前草又叫豬耳朵草,它的藥用價值是比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較完全頑強,分布范圍特別廣,小時候經(jīng)常會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車前草是可以入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