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安神湯

    《蘭室秘藏》卷中:安神湯處方

    生甘草 炙甘草各6克 防風(fēng)7.5克 柴胡 升麻 酒生地黃 酒知母各15克 黃耆60克 酒黃柏 羌活各30克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頭痛頭眩,眼黑。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蔓荊子1.5克、川芎0.9克,再煎至150毫升,去滓,臨臥熱服。

    摘錄《蘭室秘藏》卷中《仙拈集》卷二:安神湯處方

    人參3克,石蓮肉12克,蓮須3克,麥冬6克,遠(yuǎn)志6克,芡實(shí)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

    養(yǎng)心安神。主心腎不交。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仙拈集》卷二《治痘全書》卷十三:安神湯處方

    人參、當(dāng)歸、生地、麥門冬、黃連、山梔、甘草、石菖蒲。

    功能主治

    驚癇。

    用法用量

    水煎,調(diào)辰砂末,攪勻服。

    摘錄《治痘全書》卷十三《幼幼新書》卷十二引張渙方:安神湯別名

    安神散

    處方

    白茯苓2兩,甘草1分,犀角1分,人參1兩,遠(yuǎn)志1兩,菖蒲1兩,白鮮皮1兩,石膏半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截癇,安心神。主驚癇。

    用法用量

    安神散(《御藥院方》卷十一)。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二引張渙方《幼科鐵鏡》卷六:安神湯處方

    人參、半夏、棗仁、茯神、當(dāng)歸、橘紅、赤芍、五味子、甘草。

    功能主治

    小兒心血不足,驚悸。

    用法用量

    生姜為引,水煎服。

    摘錄《幼科鐵鏡》卷六
更多中藥材
  • 別名麥門冬散處方麥門冬3兩(去心),甘草(炙)1分,人參1分,紫菀2兩,升麻2兩,貝母1分半。制法上銼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兒天行壯熱,咳嗽心煩。用法用量麥門冬散(《傷寒活人指掌》卷五)。本方方名,《醫(yī)方類聚》引作“八物麥門冬散”。摘錄《活人......
  • 《中國(guó)藥典》:八珍丸處方黨參100g 白術(shù)(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當(dāng)歸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黃150g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八珍丹處方甘草(炒)、天麻(去蘆)、朱砂(研飛)、天南星(牛膽制),各五兩;牛黃(研)一分,膩粉(研)、雄黃(飛),各一兩一分;天漿子(微炒)三百五十個(gè),銀箔七十片(為衣)。炮制上為細(xì)末,入研藥勻,煉蜜為圓,如豌豆......
  • 處方人參1錢,白術(shù)(蜜炙)1錢,茯苓1錢,熟地黃1錢,當(dāng)歸1錢,白芍1錢,川芎1錢,香附(制)1錢,砂仁(炒,去殼)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養(yǎng)胎。主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 處方上炙耆3兩,大生地3兩,白術(shù)3兩,丹參3兩,當(dāng)歸1兩5錢,陳阿膠1兩5錢,茯神1兩5錢,云茯苓1兩5錢,白芍1兩5錢,遠(yuǎn)志8錢,川芎1兩,炙草5錢。制法上藥各為末,杜仲10兩熬膏,和煉蜜為丸。功能主治月候不調(diào);赤白帶下,皮寒骨熱,肢體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