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生甘草 炙甘草各6克 防風(fēng)7.5克 柴胡 升麻 酒生地黃 酒知母各15克 黃耆60克 酒黃柏 羌活各30克
上為粗末。
頭痛頭眩,眼黑。
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蔓荊子1.5克、川芎0.9克,再煎至150毫升,去滓,臨臥熱服。
人參3克,石蓮肉12克,蓮須3克,麥冬6克,遠(yuǎn)志6克,芡實(shí)6克,甘草3克。
養(yǎng)心安神。主心腎不交。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人參、當(dāng)歸、生地、麥門冬、黃連、山梔、甘草、石菖蒲。
驚癇。
水煎,調(diào)辰砂末,攪勻服。
安神散
白茯苓2兩,甘草1分,犀角1分,人參1兩,遠(yuǎn)志1兩,菖蒲1兩,白鮮皮1兩,石膏半兩。
上為末。
截癇,安心神。主驚癇。
安神散(《御藥院方》卷十一)。
人參、半夏、棗仁、茯神、當(dāng)歸、橘紅、赤芍、五味子、甘草。
小兒心血不足,驚悸。
生姜為引,水煎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生甘草 炙甘草各6克 防風(fēng)7.5克 柴胡 升麻 酒生地黃 酒知母各15克 黃耆60克 酒黃柏 羌活各30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頭痛頭眩,眼黑。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蔓荊子1.5克、川芎0.9克,再煎至150毫升,去滓,臨臥熱服。
摘錄《蘭室秘藏》卷中《仙拈集》卷二:安神湯處方人參3克,石蓮肉12克,蓮須3克,麥冬6克,遠(yuǎn)志6克,芡實(shí)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養(yǎng)心安神。主心腎不交。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仙拈集》卷二《治痘全書》卷十三:安神湯處方人參、當(dāng)歸、生地、麥門冬、黃連、山梔、甘草、石菖蒲。
功能主治驚癇。
用法用量水煎,調(diào)辰砂末,攪勻服。
摘錄《治痘全書》卷十三《幼幼新書》卷十二引張渙方:安神湯別名安神散
處方白茯苓2兩,甘草1分,犀角1分,人參1兩,遠(yuǎn)志1兩,菖蒲1兩,白鮮皮1兩,石膏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截癇,安心神。主驚癇。
用法用量安神散(《御藥院方》卷十一)。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二引張渙方《幼科鐵鏡》卷六:安神湯處方人參、半夏、棗仁、茯神、當(dāng)歸、橘紅、赤芍、五味子、甘草。
功能主治小兒心血不足,驚悸。
用法用量生姜為引,水煎服。
摘錄《幼科鐵鏡》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