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首烏丸

    處方

    制何首烏360g 地黃20g 牛膝(酒制)40g 桑椹70g 女貞子(酒制)40g 墨旱蓮48g 桑葉(制)40g 黑芝麻16g 菟絲子(酒蒸)80g 金櫻子70g 補(bǔ)骨脂(鹽炒)40g 豨薟草(制)80g 金銀花(制)20g

    性狀

    為黑色的水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

    上十三味,除桑椹、墨旱蓮和金櫻子外,其余制何首烏等十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桑椹和金櫻子分別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shí),第二次2小時(shí),合并煎液,靜置12小時(shí),取上清液,濃縮成相對(duì)密度約為.135的清膏;墨旱蓮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shí),合并煎液,靜置12小時(shí),取上清液,濃縮成相對(duì)密度約為1.38的清膏。取上述細(xì)粉,將桑椹清膏、金櫻子清膏、部分墨旱蓮清膏、10g煉蜜和適量水混勻,用混合液泛丸,稍干后用剩余的墨旱蓮清膏和10g煉蜜的混合液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補(bǔ)肝腎,強(qiáng)筋骨,烏須發(fā)。用于肝腎兩虛,頭暈?zāi)炕ǎQ,腰酸肢麻,須發(fā)早白;高脂血癥。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貯藏

    密封。

    摘錄《中國(guó)藥典》
更多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