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14例療效觀察

    陸曉東2005-12-1313:07:52中華現(xiàn)代中西醫(yī)雜志2004年6月第2卷第6期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NS)的治療是臨床頗為棘手的問題 [1],如何減少其復發(fā)率是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1990~1995年我們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14例NS患者,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歷資料26例NS為住院患者,診斷符合文獻 [2] 標準,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經(jīng)首次激素治療后完全緩解,但在1年內(nèi)復發(fā)4次或半年內(nèi)復發(fā)2次者。隨機分為2組,西醫(yī)治療組(A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齡18~54歲;病程6~32個月;重度水腫(全身性水腫) [3]8例,中度水腫(介于輕、重度水腫之間)2例,輕度水腫(晨起時顏面及眼瞼水腫)2例;實驗室檢查:血膽固醇6.20~7.25mmol/L,血清白蛋白16.90~26.70g/L;尿蛋白3.80~10.10g/24h;有氮質(zhì)血癥者3例[血尿素氮(BUN)8.23~15.08mmol/L,血肌酐(Scr)148.6~172.2μmol/L]。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B組)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齡16~59歲;病程8~40個月;重度水腫8例,中度水腫4例,輕度水腫2例;實驗室檢查:血膽固醇6.17~9.12mmol/L,血清白蛋白15.18~27.36g/L;尿蛋白3.79~12.00g/24h;有氮質(zhì)血癥者4例[血BUN10.12~18.32mmol/L,Scr142.6~213.3μmol/L]。2組臨床表現(xiàn)、病情及腎功能差異無顯著性,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A組 采用激素標準療程,給予潑尼松1mg/(kg·d),于清晨頓服,連用8周;此后每周減量5mg,當減為30mg/d時,改為2日劑量隔日晨頓服,視尿蛋白消失情況逐步減量,至隔日晨頓服15mg,維持1年或更長時間。療效差者加用環(huán)磷酰胺0.2g加生理鹽水20ml靜注,隔日1次,環(huán)磷酰胺累計總量6~8g。

    1.2.2B組 在A組治療基礎上不同階段按辨證加用中藥:①在激素治療初期均加用滋養(yǎng)腎陰藥,如生地、知母、地骨皮、女貞子等;②在激素減量時加用溫補腎陽藥,如補骨脂、仙靈脾、肉蓯蓉、菟絲子等;③在病情緩解后持續(xù)服用一段時間益氣補腎中藥,以鞏固療效;④在療程的始終均加用活血化瘀藥,如丹參、川芎等;⑤整個治療期及時防治上呼吸道感染。2組激素治療相同,療程為1年。B組中藥應用主要在激素使用的初期及減量時;緩解期服用一般滋腎中成藥,整個中藥療程為半年左右。

    1.3療效判定標準 據(jù)文獻 [3] 標準。完全緩解:連續(xù)3日尿蛋白<0.30g/24h,NS臨床表現(xiàn)完全消除,血漿白蛋白>35g/L,腎功能正常;部分緩解:連續(xù)3日尿蛋白0.31~2.00g/24h,血漿白蛋白水平較治療前升高(但<35g/L),腎功能好轉(zhuǎn)(但BUN尚>7.14mmol/L,Scr尚>108.0μmol/L);無效:尿蛋白和血漿白蛋白水平無改善,腎功能無好轉(zhuǎn)。

    2結果

    A組患者完全緩解5例,部分緩解2例,無效5例,總緩解率58.3%。B組完全緩解9例,部分緩解5例,總緩解率100.0%。2組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藥物不良反應:A組中有8例(66.7%),B組中有4例(28.6%),B組不良反應低。主要表現(xiàn)為上腹部不適、惡心、反酸等,經(jīng)服法莫替丁、嗎丁啉后緩解,無需停藥。A組中滿月臉、痤瘡、紫紋癥較多見,故考慮為激素的不良反應。B組中個別患者有輕度胃腸道反應,為中藥所致。

    3討論

    NS發(fā)病機制復雜,目前糖皮質(zhì)激素仍是首選治療藥物。在NS開始治療階段,必須用大劑量激素,且療程也很長 [1],不良反應率高。如何減少激素不良反應而增加療效是NS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激素治療的初始階段,多有引起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亢進的癥狀如面色潮紅、五心煩熱,舌紅無 苔,脈象細數(shù),這符合中醫(yī)陰虛火旺的證候,故選加生地滋陰補腎,地骨皮清虛熱、瀉肺火,知母滋腎降火。當激素減量時,每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激素撤減綜合征,如頭暈、耳鳴,尿清長,舌質(zhì)淡胖,脈象細微,這些改變符合腎陽虛證候。使用肉蓯蓉補腎陽且無燥性;菟絲子補肝腎、益精血;補骨脂補腎陽、固下元。已有實驗證明溫補腎陽的中藥具有保護腎上腺皮質(zhì)免受外源性激素抑制而萎縮的作用 [4]。且臨床溫補腎陽中藥對NS時激素撤減腎陽虛有防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NS對激素的依賴性,減少其復發(fā) [5]。NS多有高凝狀態(tài),故在激素治療各階段加用丹參活血化瘀,川芎行氣活血。在NS治療的整個過程中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有研究發(fā)現(xiàn)NS復發(fā)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 [5],可藥用黃芪、白術、旱蓮草、白花蛇舌草、防風等。方中黃芪益氣固表,輔以白術健脾補中;防風疏風解表,脾健則正氣復,邪去則外無擾,衛(wèi)和則邪不復侵;旱蓮草補腎益陰,使上呼吸道感染減少;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有助腎病恢復與防止復發(fā)。本資料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難治性NS,可提高緩解率,減少復發(fā)率,是一種較為滿意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Brenner MB,Rector FC.The Kidney.4thed.Philadeiphia Saunders,1991,1212-1283.

    2葉任高,張道友,李惠群,等.常復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兩種治療方案療效對比.中華腎臟病雜志,1994,10(6):339.

    3戚仁鐸.診斷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819.

    4沈自尹.腎的研究(續(xù)集),第1版.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0,116-118.

    5洪同森,陶筱娟,秦衛(wèi)星,等.益腎寧治療腎病激素撤退腎陽虛證的臨床研究———附100例臨床分析.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2,12(6):330-331.

    作者單位:222004江蘇省連云港市中醫(yī)院

更多中藥材
  • 孫國印 孫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鄭家溝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李某某,男,36歲。2010年5月20日初診。耳鳴,耳聾2周,伴頭暈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煩熱,易怒,舌苔黃膩,脈細數(shù)。此乃肝腎陰虛,肝膽火盛,熱擾清竅所致,治療宜清少陽郁熱,滋陰鎮(zhèn)下并用。處方......
  • 李蒙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筆者跟隨戴天木教授坐診,深有感觸,現(xiàn)摘錄其用經(jīng)方時方合用成功治愈頸淋巴結結核一例,以饗同道。王某,女,61歲,2010年5月4日初診。自述右頸至鎖骨上腫脹不適一月余。一月前發(fā)現(xiàn)右頸至鎖骨上有一串珠樣腫塊,約5cm×3cm......
  • 梁曉春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中醫(yī)學對糖尿?。ㄏ什。┑恼J識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跋省辈∶安∫虿C的理論首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黃帝內(nèi)經(jīng)》;消渴病的準確定義出自《古今錄驗方》;辨證論治形成于《金匱要略》;證候分類始于《諸病源候論》;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劍閣縣中醫(yī)院龔某,男,43歲,2008年2月25日初診。自述其近半月來節(jié)日加餐,杯盤滿桌,雞鴨魚肉,毫無口福,時常晨起腹痛腹瀉,或溏或如水樣,瀉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時輕時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黃連素片、慶大霉素片等藥......
  • 根據(jù)病因不同,休克分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神經(jīng)源性休克等。各種病原微生物導致的感染達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環(huán)障礙時,可導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屬中醫(yī)“脫證”范疇。病因病機(1)亡血失津:突然內(nèi)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