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虎脛骨酒

    《普濟(jì)方》卷九十七:虎脛骨酒處方

    石斛(去根)石南葉 防風(fēng)(去蘆)虎脛骨(酥炙)當(dāng)歸(去蘆)茵芋葉 杜仲(銼,炒)川牛膝(去蘆)芎勞 川續(xù)斷 金毛狗脊(燎去毛)川巴戟(去心)各30克

    制法

    上銼如豆大,以絹囊盛藥,用酒6升漬十日。

    功能主治

    治肝腎不足,風(fēng)邪外侵,半身或四肢不遂,不能行步,及諸風(fēng)攣急之證。

    用法用量

    每服50毫升,燙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普濟(jì)方》卷九十七《醫(yī)方類聚》卷二十一引《濟(jì)生》:虎脛骨酒處方

    石斛(去根)1兩,石楠葉1兩,防風(fēng)(去蘆)1兩,虎脛骨(酥炙)1兩,當(dāng)歸(去蘆)1兩,茵芋葉1兩,杜仲(銼,炒)1兩,川牛膝(去蘆)1兩,芎1兩,金毛狗脊(燎去毛)1兩,川續(xù)斷1兩,川巴戟(去心)1兩。

    制法

    上銼,如豆大,用繩囊盛藥。以酒1斗,漬之10日。

    功能主治

    強(qiáng)壯筋骨,驅(qū)風(fēng)散寒,止痛。主風(fēng)偏枯半死,行勞得風(fēng),若鬼所擊,四肢不遂,不能行步,及一切諸風(fēng)攣急之證。

    用法用量

    每服1盞,燙熱服,不拘時(shí)候。

    注意

    孕婦忌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十一引《濟(jì)生》《圣惠》卷二十六:虎脛骨酒處方

    虎脛骨1具(涂酥,炙黃)。

    制法

    上為末,用米曲依常法釀酒,20日熟。

    功能主治

    骨極,膝脛酸疼,肢節(jié)多痛。

    用法用量

    每取1中盞,空心及晚食前暖過服之。

    摘錄《圣惠》卷二十六《赤水玄珠》卷一:虎脛骨酒處方

    防風(fēng)2兩,萆薢2兩,當(dāng)歸2兩,松節(jié)2兩,龜版2兩,虎骨(酥炙)2兩,晚蠶沙2兩,五加皮2兩,秦艽2兩,羌活2兩,白術(shù)3兩,枸杞子4兩,蒼耳子4兩,牛膝1兩,鱉甲1兩,干茄根8兩(飯上蒸)(一方有石斛1兩,續(xù)斷1兩,杜仲1兩,巴戟1兩)。

    制法

    上銼,絹袋盛之。以無灰酒3斗浸壇內(nèi),春、秋7日,夏5日,冬10日,密固煮滾,封7日(開取時(shí),不可面向壇口,恐藥氣沖目)。

    功能主治

    中風(fēng)。

    用法用量

    每日早、午、晚間,病人各自取酒1小杯服之,不可多飲,又不令藥力斷絕。病痊酒盡,將滓曬干,再入干浮萍1片半,木香1兩,防己、木瓜各2兩,麝香少許.研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酒送下,每日3次。

    注意

    忌食動(dòng)風(fēng)之物。

    摘錄《赤水玄珠》卷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香蕉2只 冰糖適量制法將香蕉去皮,加冰糖適量,隔水蒸。功能主治清熱潤燥,解毒滑腸,補(bǔ)中和胃。適用于虛弱病人的便秘。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連服數(shù)日。摘錄《廣東民間驗(yàn)方》......
  • 處方食醋100克 冰糖500克制法將冰糖放入食醋中溶化。功能主治去淤生新,消食健胃,補(bǔ)中益氣,清熱去火。適用于高血壓偏于陰虛和血脈淤滯者。用法用量每次服10克,每日3次,飯后服用。摘錄《新中醫(yī)》......
  • 處方人參1兩,五味子半兩,防風(fēng)2兩,知母2兩,細(xì)辛半兩,黃芩1兩,桔梗1兩,車前子2兩,黑參1兩,生地黃2兩,茺蔚子2兩。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肝熱肺風(fēng)合邪,上攻入目,而致冰翳內(nèi)障,瞳色堅(jiān)實(shí),白亮如冰之狀。無論陰處及日......
  • 處方柴胡、前胡、黃芩、山梔、連翹、澤瀉、黃連、黃柏、犀角、地骨皮、丹皮。功能主治痘瘡。用法用量《簡明醫(yī)彀》本方用法: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煎服。注意熱極者用,熱輕者戒之。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六......
  • 處方黃連2兩,黃柏2兩,黃藥子2兩,苦參2兩,樸消2兩。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惡眼暴發(fā),眼赤腫,內(nèi)生翳膜。用法用量用茶芽水調(diào),貼太陽穴上,干則再潤之,每日2-3次。摘錄《普濟(jì)方》卷七十四引《德生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