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地榆1兩,當(dāng)歸1兩(銼,微炒),酸石榴皮1兩(銼,微炒),秫米1兩,薤白(切)2合。
上銼和勻,分為6服。
產(chǎn)后赤白痢,腹痛不止。
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香附子、新地榆各等分。
小便尿血,凝澀。
各煎湯,先服附子湯3-5呷,次服地榆湯至盡。未效再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地榆1兩,當(dāng)歸1兩(銼,微炒),酸石榴皮1兩(銼,微炒),秫米1兩,薤白(切)2合。
制法上銼和勻,分為6服。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赤白痢,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九方出《本草綱目》卷十四引《全生指迷方》,名見《雞峰》卷十:地榆飲子處方香附子、新地榆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便尿血,凝澀。
用法用量各煎湯,先服附子湯3-5呷,次服地榆湯至盡。未效再服。
摘錄方出《本草綱目》卷十四引《全生指迷方》,名見《雞峰》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