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黃芩45克 南星 半復(fù)各30克
上藥研末,姜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清熱化痰。主治熱痰留滯于內(nèi),咳嗽面赤,胸腹脅常熱,惟足乍有冷時(shí),其脈洪滑者。
用生姜湯送下30~50丸。
黃芩1兩半,南星1兩,半夏1兩。
姜汁打糊為丸。
熱痰嗽。熱痰留滯于內(nèi),咳嗽面赤,胸滿,胸腹脅常熱,惟足乍有時(shí)冷,其脈洪滑者。
姜湯下30-50丸。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黃芩45克 南星 半復(fù)各30克
制法上藥研末,姜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主治熱痰留滯于內(nèi),咳嗽面赤,胸腹脅常熱,惟足乍有冷時(shí),其脈洪滑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湯送下30~50丸。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一《雜病源流犀燭》卷一:半黃丸處方黃芩1兩半,南星1兩,半夏1兩。
制法姜汁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熱痰嗽。熱痰留滯于內(nèi),咳嗽面赤,胸滿,胸腹脅常熱,惟足乍有時(shí)冷,其脈洪滑者。
用法用量姜湯下30-50丸。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