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廣升麻

    制劑

    廣升麻 guangshengma

    別名

    藍(lán)肉升麻。

    英文名

    Radix Serratulae Chinensis。

    來源

    菊科植物華麻花頭Serratula chinensisS.Moore.的根。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具紡錘狀根。莖直立,被柔毛,不分枝或上部少分枝。葉互生,不分裂,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具細(xì)鋸齒,背面有微糙毛。頭狀花序單生枝頂,總苞總狀,總苞片7層,無毛,具淡褐色邊緣,外層較短,頂端針狀;小花全為管狀花,兩性;花冠紫色,檐部5裂。瘦果長圓形,冠毛剛毛狀,污黃色,有時(shí)帶紫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叢林中。分布于廣東、廣西及我國華北、西南等地。

    采收加工

    野生者多于夏、秋季采收,栽培者在霜降后莖葉開始枯萎時(shí)采收。挖取根部,去凈泥土,除去蘆頭及須根,堆悶發(fā)汗后曬干或直接曬干。

    性狀

    不規(guī)則圓柱形或長紡錘形,兩端細(xì),中部略粗,間呈扭曲狀。表面黑褐色或黃棕色,有縱皺紋和少數(shù)須根痕。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整齊,呈角質(zhì)狀,紫藍(lán)色或黃白色。氣特異,味微苦澀。

    性味歸經(jīng)

    性微寒,味辛、微甘。歸肺經(jīng)、胃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發(fā)表透疹。屬解表藥下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臨床應(yīng)用

    用量3~9克,煎服。用治風(fēng)熱頭痛、熱毒咽腫、麻疹初期透發(fā)不暢。

    主要成分

    對兔、大鼠的食物性高膽甾醇血癥具有降低膽甾醇的作用。

    注意

    尚不明確。

    摘錄

    其他

    摘錄其他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樗葉拼音注音Chū Yè別名樗木葉(《唐本草》)出處《綱目》來源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葉。性味①《唐本草》:“味苦,有毒?!阿凇毒V目》:“苦,溫,有小毒?!肮δ苤髦巍短票静荨罚骸爸飨疮徑?,風(fēng)疽。水煮葉汁用之。“摘錄《中藥大辭典》......
  • 拼音注音Chū Yè Huā Jiāo別名食茱萸、木滿天星、海桐皮[浙江誤稱]來源蕓香科花椒屬植物樗葉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樹皮、果實(shí)和葉入藥。根春秋采挖;樹皮5月采收曬干......
  • 拼音注音Chū Yè Huā Jiāo Pí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為蕓香科植物樗葉花椒的樹皮。立夏前后,剝?nèi)淦ぃ瑫窀?。生境分布產(chǎn)浙江、福建等地。性狀干燥樹皮呈板狀或卷曲,厚1.5~2毫米。外表青灰色或淡灰褐色,多皺縮淺槽紋,布有不規(guī)......
  • 《中藥大辭典》:樗白皮拼音注音Chū Bái Pí別名樗皮(《日華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陜西中藥志》)。出處《藥性論》來源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內(nèi)皮。春季采收,挖取樹根,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輕輕捶之,使皮部與......
  • 拼音注音Chū Jī別名紅娘子、灰花蛾來源藥材基源:為蠟蟬科動物樗雞的成蟲。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corma delicatula White采收和儲藏:7-8月捕捉,捕后蒸死或烤死,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多九棲于樗、榆、刺槐、女貞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