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藥綠柴

    拼音注音Yào Lǜ Chái英文名root-bark of Glossy Buckthorn, root-bark of Alder Buckthorn出處

    始載于《葉三多生藥學》。

    來源

    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歐鼠李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amnus frangula L.[Frangula alnus(L.)Mill.]

    采收和儲藏:春末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緣、河岸或湖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北部。

    原形態(tài)

    歐鼠李,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m。小枝紫褐色,被疏短柔毛。葉互生,紙質;葉柄長1-2cm,被短柔毛,后脫落;葉片寬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11cm,寬3-6cm,先端急狹成短渭尖或圓形,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先毛,背面淡綠色,沿脈被疏短柔毛?;▎紊?,或2至數(shù)朵簇生于葉腋,兩性;萼片5,內面頂端喙狀突起;花瓣5,圓形,先端微凹;花盤薄,杯狀;子房球形,2室,花柱分裂,柱頭先端微凹。核果球形,直徑6-8mm,成熟時紅色,后變紫黑色,具2個分核,每核有1顆種子;果梗長達1cm。種子無溝?;ㄆ?-7月,果期6-9月。

    化學成分

    含歐鼠李堿(frangunine)及異歐鼠李堿(frangulanime)。歐鼠李甙 A(frangulin A)、歐鼠李甙B(frangulin B)及葡萄糖歐鼠李甙(glucofrangulin)等。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潤腸通便。主習慣性便秘;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樹皮:有緩瀉的功能。用于習慣性便秘,腹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ū Jī別名紅娘子、灰花蛾來源藥材基源:為蠟蟬科動物樗雞的成蟲。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corma delicatula White采收和儲藏:7-8月捕捉,捕后蒸死或烤死,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多九棲于樗、榆、刺槐、女貞及多......
  • 《中藥大辭典》:橙葉拼音注音Chénɡ Yè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甜橙的葉片?;瘜W成分橙葉含揮發(fā)油0.2~0.3%,其中的主要成分為芳樟醇、檸檬醛和檸檬烯等。功能主治《嶺南采藥錄》:“搗爛敷瘡,能止疼散瘀?!罢洝吨兴幋筠o典》《......
  • 《中藥大辭典》:橙子拼音注音Chénɡ Zi別名橙(《上林賦》),黃橙(張籍),金橙(蘇軾),金球、鵠殼(《綱目》)。出處《食性本草》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實。10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收.生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 《中藥大辭典》:橙子核拼音注音Chénɡ Zi Hé出處《本草圖經(jīng)》來源為蕓香種植物香橙的種子。化學成分種子含脂肪油、蛋白質,以及苦味成分黃柏內酯和鬧米林。功能主治治疝氣,淋病,腰痛。①《綱目》:“面鼾粉刺,濕研,夜上涂之?!阿凇侗静萸笤?.....
  • 《中藥大辭典》:橙子皮拼音注音Chénɡ Zi Pí出處《開寶本草》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化學成分果皮含橙皮甙、揮發(fā)油、果膠、胡蘿卜素等。揮發(fā)油中主要為牻牛兒醛、檸檬烯等;還分離到大牻牛兒烯B、大牻牛兒烯D和雙環(huán)大牻牛兒烯。性味苫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