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條筋

    拼音注音Sān Tiáo Jīn別名

    柴桂(《云南中草藥》),小華草、香葉子樹(《湖北中草藥土方土法》)。

    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為樟科植物柴樟樹皮。全年可采。切碎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雜木林中或林邊。分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小喬木,高1.3~3米,有香氣。葉多互生,卵狀橢圓形,革質(zhì),長7~1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淺波狀,離基三出脈。圓錐花序頂生或近頂生;花細(xì)小,淺綠黃色。漿果卵形。

    化學(xué)成分

    樹皮含揮發(fā)油,內(nèi)含桂皮醛等。葉含揮發(fā)油,內(nèi)含水芹烯、丁香油酚等。

    性味

    《云南中草藥》:"甘辛,溫。"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藥》:"止血,接骨,通經(jīng)活絡(luò)。治消化道出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骨折。"

    ②《湖北中草藥土方土法》:"治燒傷,燙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研末,1~2分。外用: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ān Lǘ Zǐ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菊科植物庵閭的果實(shí)。植物形態(tài)詳“庵閭“條。冬季采收。歸經(jīng)《綱目》:“入足厥陰經(jīng)?!靶晕犊嘈?,溫。①《本經(jīng)》:“味苦,微寒?!阿凇秴瞧毡静荨罚骸翱?,小溫,無毒。“③李當(dāng)之《藥錄》:“溫?!阿堋侗静萁?jīng)疏......
  • 《全國中草藥匯編》:昂天蓮別名仰天盅、水麻、假芙蓉來源梧桐科昂天蓮Abroma angusta (L.) L. f.,以根、葉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貴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行氣散瘀,消腫。瘡癤紅腫:鮮根皮或鮮葉搗爛調(diào)紅糖外敷。......
  • 拼音注音àn Zǐ Bèi Mǔ別名烏花貝母、松貝母英文名Unibract Fritillary Bulb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暗紫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的鱗莖。7~9月苗未枯......
  • 拼音注音àn Lí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Dark-scale Wood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鱗鱗毛蕨科植物暗鱗鱗毛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Dryopteris cycadina (Fran......
  • 《中藥大辭典》:桉葉拼音注音ān Yè別名桉樹葉(《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藍(lán)桉葉(《廣西中藥志》)。出處李承枯《生藥學(xué)》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藍(lán)桉的葉。全年可采,折取老葉,陰干或鮮用。原形態(tài)藍(lán)桉,又名:灰楊柳、玉樹、小球核桃、藍(lán)油木、楊草果桃、灰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