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經(jīng)方治小產(chǎn)后不適

    馮文全 徐春麗 山西中醫(yī)學院

    王某,女,27歲。2010年8月15日就診于山西中醫(yī)學院第二中醫(yī)院高建忠。自訴病起于今年4月流產(chǎn)后,失于調(diào)攝而致身體不適??滔掳Y見:腰困,背痛,腳涼,畏寒,周身憋脹。晝不精,神疲乏力;夜難寐,夢多眠差。納食一般,大便尚調(diào)。平素易發(fā)“口瘡”。舌質(zhì)暗紅,苔白,脈細弦。證屬太陰、少陽合病,寒滯營衛(wèi)。治以溫經(jīng)解表,調(diào)和營衛(wèi)。方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合桂枝加附子湯加減。處方:生麻黃5克,制附子6克,細辛3克,桂枝6克,赤芍10克,生甘草3克。7劑,水沖服(用免煎顆粒劑)。

    8月22日二診:服上藥后,腰困、背痛明顯好轉(zhuǎn),畏寒減輕,腳涼轉(zhuǎn)溫且微有汗出,臍周潮濕,自覺有物自內(nèi)滲出。舌質(zhì)暗紅,舌苔薄白膩,脈細弦緩。證屬太少合病,寒滯營衛(wèi),兼有濕阻。治以溫經(jīng)解表,調(diào)和營衛(wèi),兼化濕邪。繼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合桂枝加附子湯加減,上方去生甘草,加生蒼術(shù)10克,黃芩10克。7劑,水沖服。

    藥后諸證悉無,痊愈。

    按:該患者周身不適,見癥頗雜,似無從下手。高建忠老師抓住畏寒、足冷,從寒邪著眼,以麻黃細辛附子湯合桂枝加附子湯溫通周身氣血為先,二診守方兼化濕邪。服藥14劑,全身不適4月的癥狀消失。

    患者病起于小產(chǎn)后。張景岳論“下胎斷產(chǎn)本非仁者之事,然亦有不得已而為之者”。古人用藥以水銀、虻蟲、水蛭之屬;現(xiàn)代人多用手術(shù)、西藥來終止妊娠。凡此諸法,不惟傷胎,且傷母矣。小產(chǎn)后,最易損傷母體的沖、任二脈,而這種損傷,非普通的傷損氣血、臟腑可比。故前人告誡“半產(chǎn),不可輕視,將養(yǎng)十倍于正產(chǎn)也”。

    首診辨證,以小產(chǎn)后,陽氣虛羸,寒邪留滯于經(jīng)絡(luò),致周身陽氣流通障礙,而有腰困、背痛、腳涼、畏寒、周身憋脹之感。神疲乏力、入夜難寐皆陽氣不展之故。治以溫通太少,調(diào)和營衛(wèi)為先。方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桂枝加附子湯加減。二診時諸證減輕,隨陽氣通達一分,則寒邪退卻一分。腳涼轉(zhuǎn)溫且有微微汗出,臍周亦有濕物滲出感,苔由白轉(zhuǎn)為薄膩,脈兼緩象。此若東北酷寒之地,是冬則水冰地坼,萬物剛強;至春得陽氣溫煦,冰融成水,水潤濕土,此熱蒸寒化之象。人受氣于天地,寒化之后,自有濕現(xiàn)。故繼用前并佐蒼術(shù)、黃芩祛濕為法。七劑之后,陽氣復,營衛(wèi)調(diào),濕氣化。

    麻黃細辛附子湯見于《傷寒論》第301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薄秱摗肥且灾委熗飧胁〉乃季S構(gòu)建的,而該患者顯然非外感病。那么將此方廣用于內(nèi)傷病,該從何立論?

    從外感立論,此方以溫經(jīng)解表為旨;從內(nèi)傷立論,該方則以溫通太少為法。如何體現(xiàn)是溫通而非解表?劑量。原方麻黃、細辛均2兩,附子1枚。而在高建忠老師的筆下,活用于內(nèi)傷病之后,麻黃細辛附子湯已非原方,麻黃、細辛均為3克,附子9克。因為既然本案患者非外感表證,就不需要用大劑來解表,只取小劑以溫通為意。

    桂枝加附子湯見于《傷寒論》第20條“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惫鹬痈阶訙诖颂幫瑯佑芍瓮飧械摹胺鲫柦獗怼敝畡钣脼橹蝺?nèi)傷的“扶陽氣、調(diào)營衛(wèi)”之品。綜合患者的癥狀,似乎更多地表現(xiàn)為肢體經(jīng)絡(luò)、營衛(wèi)的陽氣不暢。原文治“汗漏不止”,而此處與麻黃細辛附子湯合方?;騿枺昂孤┎恢埂笨捎寐辄S?答:不可用,依劉渡舟先生之說,“桂枝加附子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證的區(qū)別,則是在于汗之有無”。可見,二方一是治有汗,一是治無汗。然此案患者并無“汗漏不止”或“無汗”的表現(xiàn),而上述的有汗和無汗僅適用于從外感立論時。

    二診去甘草加蒼術(shù)、黃芩,均為祛濕而設(shè)。去甘草,恐其助濕。加蒼術(shù)、黃芩者,蓋因此濕尚無確鑿之據(jù),辨其屬寒屬熱。臨證之時,若此,則寒熱并用是符合臨床的。王好古在《東垣先生此事難知》中寫道:“麻黃附子細辛湯,體沉加防己、蒼術(shù),乃勝濕也?!狈兰盒院?,蒼術(shù)性溫,此案之中,但以黃芩易防己而已。

    學習本案,深感對于外感、內(nèi)傷之辨,當存乎方士之心。對于經(jīng)方體系的運用,辨清外感、內(nèi)傷為第一要務(wù)。

更多中藥材
  • 荷葉這種藥材我想女性朋友應(yīng)該不陌生,因為在很多減肥的產(chǎn)品里面都有荷葉的身影,除了減肥產(chǎn)品以外,荷葉也被做成了茶葉,喝起來有一種清淡的香味,非常受到人們的喜愛,那么大家聽說過番瀉葉嗎,它也是一種藥材,有治療便秘的效果,那么到底荷葉與番瀉葉的區(qū)......
  • 其實番瀉葉是什么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因為它在生活中并不是屬于很常見的那一類,但是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番瀉葉看名字給人的感覺像是一種瀉藥的名字,其實是沒錯的,它就是有瀉藥的功能,番瀉葉是一種中藥材,它有瀉藥的功能,也有一定的減肥效果,那么番瀉葉......
  •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外面的零食小攤上面吃很多的一些不是特別健康的食物,雖然知道它們或許對身體沒有什么益處,但是卻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那么,長期持續(xù),就會出現(xiàn)一些慢性腹瀉或者是便秘的癥狀,所以大家也許對番瀉葉并不會陌生;那么,番瀉葉的功效與禁忌是......
  • 牽牛子就是牽牛花,到了夏天隨處可見。牽牛子一般有紫色的,粉紅色的,白色的,顏色極為艷麗,特別好看;牽牛子像一個小喇叭,樣子也很特別;其實牽牛子不僅僅能夠作為花卉來觀賞,也可以用作中藥來治病呢,主要用來除去肚子里的寄生蟲,因為牽牛子的味道有花......
  • 牽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牽牛子為旋花科植物圓葉牽牛的種子,牽牛子有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的功效,牽牛子主治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孕婦及氣虛脾虛者忌服牽牛子。藥物名稱:牽牛子別名:黑丑、白丑、二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