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龍須草
禾本科硬質(zhì)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Trin. ex Bunge,以地上全草入藥。
東北、華北、西北、山東、江蘇。
甘、淡,平。
清熱解毒,利尿,止痛。
小便淋澀:地上全草2~3錢,水煎服。
黃水瘡:硬質(zhì)早熟禾穗5錢,蟬蛻2錢,水煎服。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硬質(zhì)早熟禾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a sphondylodes Trin.ex Bunge
采收和儲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洗凈,曬干,切段。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雙溝旁、河流兩岸、低濕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等地。
硬質(zhì)早熟禾 多年生草本。稈直立,叢生,高30-60cm,有3-4節(jié),頂節(jié)位于下部1/3-1/2處,花序以下以及節(jié)下處常粗糙而澀。葉鞘無脊,無毛,基部葉鞘有時為淡紫色;葉舌膜質(zhì),長約4mm,葉片扁平,稍粗糙,長3-7cm,寬約1mm。圓錐花序緊縮幾成穗狀;小穗綠色,成熟后草黃色,長5-7mm,有4-6朵小花;穎為被針形,先端有極狹的膜質(zhì),膜質(zhì)下常帶黃銅色,脊下部2/3處,和邊脈下部1/2處有長柔毛,基部有綿毛;第1外稃長約3mm,內(nèi)稃和外稃等長,或上部小花的內(nèi)稃稍長于外稃?;?、果期5-8月。
全草含蘆竹素( arundoin),無羈萜(friedelin),粘霉酮(glutinone),β-香樹脂醇(β-amyrin)和羊齒烯醇(fernenol)。莖基部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和果聚糖(frUctosan)。
甘;淡;平
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主小便淋澀;黃水瘡
內(nèi)服:煎湯,6-9g。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龍須草
來源禾本科硬質(zhì)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Trin. ex Bunge,以地上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東北、華北、西北、山東、江蘇。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止痛。
小便淋澀:地上全草2~3錢,水煎服。
黃水瘡:硬質(zhì)早熟禾穗5錢,蟬蛻2錢,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硬質(zhì)早熟禾拼音注音Yìnɡ Zhì Zǎo Shú Hé別名龍須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硬質(zhì)早熟禾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a sphondylodes Trin.ex Bunge
采收和儲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洗凈,曬干,切段。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雙溝旁、河流兩岸、低濕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等地。
原形態(tài)硬質(zhì)早熟禾 多年生草本。稈直立,叢生,高30-60cm,有3-4節(jié),頂節(jié)位于下部1/3-1/2處,花序以下以及節(jié)下處常粗糙而澀。葉鞘無脊,無毛,基部葉鞘有時為淡紫色;葉舌膜質(zhì),長約4mm,葉片扁平,稍粗糙,長3-7cm,寬約1mm。圓錐花序緊縮幾成穗狀;小穗綠色,成熟后草黃色,長5-7mm,有4-6朵小花;穎為被針形,先端有極狹的膜質(zhì),膜質(zhì)下常帶黃銅色,脊下部2/3處,和邊脈下部1/2處有長柔毛,基部有綿毛;第1外稃長約3mm,內(nèi)稃和外稃等長,或上部小花的內(nèi)稃稍長于外稃?;?、果期5-8月。
化學(xué)成分全草含蘆竹素( arundoin),無羈萜(friedelin),粘霉酮(glutinone),β-香樹脂醇(β-amyrin)和羊齒烯醇(fernenol)。莖基部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和果聚糖(frUctosan)。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主小便淋澀;黃水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