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蕨雞

    拼音注音Xiǎo Jué Jī別名

    白粉蕨

    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為中國(guó)蕨科植物華北粉背蕨根莖、葉。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疏林下石縫中,或坡腳陰處。分布東北、內(nèi)蒙古、河北、山東、山西、陜西、河南、甘肅、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莖傾斜,頂端有紅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草質(zhì),下面通常有灰白色粉粒;葉柄長(zhǎng)10~20厘米,紫褐色,下部具淡褐色的鱗片;葉片矩圓狀披針形,長(zhǎng)20~30厘米。寬5~7厘米,3回羽狀深裂;羽片三角狀披針形,有短柄,頂端的彼此以狹翅和葉軸相連,其余從無(wú)翅的葉軸分開,基部1對(duì)略短;小羽片多少有狹翅相連;裂片圓鈍頭,全緣。孢子囊群邊緣著生,連續(xù)不斷。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潤(rùn)肺止咳,清熱涼血。

    復(fù)方

    ①治咳血:㈠小蕨雞根莖一兩。煎湯服。㈡小蕨雞根莖、野棉花各三至四錢。煎水服。

    ②治刀傷:小蕨葉適量,研末撒患處。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蘇梗拼音注音Bái Sū Gěnɡ出處《中藥形性經(jīng)驗(yàn)鑒別法》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白蘇的莖。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割取老莖,除去果實(shí)及枝葉,曬干。生境分布產(chǎn)江蘇、安徽、四川、云南等地。性狀干燥的莖,葉片大多脫落,常帶有果穗。莖圓角四方......
  • 拼音注音Bái Bāo Jīn Gǔ Cǎo別名甜格宿宿草來源唇形科白苞筋骨草Ajuga lupulina Maxim.,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河北、山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解熱消炎,活血消腫。主治癆傷咳嗽,吐血?dú)獍b......
  • 《中藥大辭典》:白苣拼音注音Bái Jù別名生菜(《千金·食治》),石苣(《綱目》),千層剝(《植物名實(shí)圖考》)。出處《千金·食治》來源為菊科植物萵苣的栽培種-白苣的莖、葉。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萵苣“條。歸經(jīng)《本草求真》:“入腸、胃?!靶晕犊?.....
  • 拼音注音Bái Yīnɡ別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風(fēng)藤、排風(fēng)藤、毛秀才、葫蘆草、金線綠毛龜來源本品為茄科茄屬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 [S. dulcamara L. var. lyratum (Thunb.......
  • 《中國(guó)藥典》:白茅根拼音注音Bái Máo Gēn別名絲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英文名RHIZOMA IMPERATAE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