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苣

    《中藥大辭典》:白苣拼音注音Bái Jù別名

    生菜(《千金·食治》),石苣(《綱目》),千層剝(《植物名實圖考》)。

    出處

    《千金·食治》

    來源

    為菊科植物萵苣的栽培種-白苣。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萵苣"條。

    歸經(jīng)

    《本草求真》:"入腸、胃。"

    性味

    苦,寒。

    ①《千金·食治》:"味苦,平,無毒。"

    ②《嘉祐本草》:"味苦,寒。"

    注意

    《四聲本草》:"患冷氣人食之即腹冷,亦不至苦損人,產(chǎn)后不可食,令人寒中,小腸痛。"

    功能主治

    治熱毒,瘡腫,口渴。

    ①《千金·食治》:"益筋力。"

    ②孟詵:"補筋骨,利五臟,開胸膈壅氣,通經(jīng)脈,止脾氣。令人齒白,聰明少睡,可常食之。"

    ③《日用本草》:"解熱毒,消酒毒,止渴,利大小腸。"

    復方

    治魚臍瘡,其頭白似腫,痛不可忍者:先以針刺瘡上及四畔作孔,搗白苣取汁,滴著瘡孔中,如無,以干白苣末用敷。(《千金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苣拼音注音Bái Jù別名

    石苣、千層剝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Garden Lettuce出處

    出自1.《千金.食治》。

    2.《綱目》:白苣,處處有之。似萵苣而葉色白,折之有白汁。正、二月下種,四月開黃花如苦荬,結(jié)子亦同,八月、十月可再種。故諺云,生菜不離園。按《事類合壁》云,苣有數(shù)種,色白為白苣,色紫為紫苣,味苦者為苦苣。

    3.《植物名實圖考》:白苣與萵苣同而色白,剝其葉生食之,故俗呼生菜,亦曰千層剝。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生菜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ctuca satiua L.var .romana Hort.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洗凈,切片或切碎,鮮用。

    原形態(tài)

    萵苣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莖粗,厚肉質(zhì)?;~叢生,向上漸小,長圓狀倒卵形,長10-30cm,全緣或卷曲皺波狀;莖生葉互生,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基部心形,抱莖。頭狀花序有15個小花,多數(shù)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圓錐花序;舌狀花黃色。瘦果狹或長橢圓狀倒卵形,灰色、肉紅色或褐色,微壓扁,每面有縱肋7-8條,上部有開展柔毛,喙細長,淡白色或褐紅色,與果身等長或稍長,冠毛白色?;ü?-7月。

    歸經(jīng)

    歸胃經(jīng)

    性味

    味苦;甘;性寒

    注意

    《四聲本草》:患冷氣人食之即腹冷,亦不至苦損人。產(chǎn)后不可食,令人寒中,小腸痛。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渴。主熱毒瘡腫;口渴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汁滴。

    各家論述

    1.《千金·食治》:益筋力。

    2.孟詵:補筋骨,利五臟,開胸膈壅氣,通經(jīng)脈,止脾氣。令人齒白,聰明少睡,可常食之。

    3.《日用本草》:解熱毒,消酒毒,止渴,利大小腸。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昂天蓮別名仰天盅、水麻、假芙蓉來源梧桐科昂天蓮Abroma angusta (L.) L. f.,以根、葉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貴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行氣散瘀,消腫。瘡癤紅腫:鮮根皮或鮮葉搗爛調(diào)紅糖外敷。......
  • 拼音注音àn Zǐ Bèi Mǔ別名烏花貝母、松貝母英文名Unibract Fritillary Bulb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暗紫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的鱗莖。7~9月苗未枯......
  • 拼音注音àn Lí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Dark-scale Wood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鱗鱗毛蕨科植物暗鱗鱗毛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yopteris cycadina (Fran......
  • 《中藥大辭典》:桉葉拼音注音ān Yè別名桉樹葉(《現(xiàn)代實用中藥》),藍桉葉(《廣西中藥志》)。出處李承枯《生藥學》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藍桉的葉。全年可采,折取老葉,陰干或鮮用。原形態(tài)藍桉,又名:灰楊柳、玉樹、小球核桃、藍油木、楊草果桃、灰葉......
  • 別名桉油、藍桉葉油、尤加利油。英文名oil of eucalyptus來源桃金娘科植物藍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或同屬其他植物的葉經(jīng)水蒸氣蒸餾得到的揮發(fā)油。植物形態(tài)大喬木,高達十余米。樹皮常片狀剝落而呈淡藍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