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青絲龍

    《全國中草藥匯編》:青絲龍拼音注音Qīnɡ Sī Lónɡ別名

    陰痧草、陽痧草、曬不死、地松杉、地青松杉、杉松蘭

    來源

    蕨類石松科青絲龍Lycopodium hamiltonii Spreng.,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湖南。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破血,消腫止痛。主治泄瀉,頭痛,高熱,咳嗽。外用治腫毒。

    用法用量

    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青絲龍拼音注音Qīnɡ Sī Lónɡ別名

    陰痧草、曬不死、陽痧草、地松杉、地青松杉、杉松蘭

    出處

    《湖南藥物志》

    來源

    為石松科植物哈氏石松全草。夏、秋間采,曬干。

    生境分布

    附生于山間石上及樹上。分布于湖南、廣東、廣西、云南、臺灣。

    原形態(tài)

    常綠多年生附生草本,高6~16厘米。莖叢生,直立或彎曲,上部莖2歧分枝。葉革質(zhì),螺旋狀排列,披針形,長1~1.5厘米,寬0.1~0.2厘米,先端尖鈍,基部楔形,有光澤,全緣,中脈明顯,側(cè)脈不明顯;無柄。孢子葉較小,生于枝的上部,與營養(yǎng)葉同形。孢子囊腎形,單生于葉背面近基部處。

    性味

    苦,寒,無毒。

    注意

    根多食易引起反胃。

    功能主治

    清熱破血,消腫止痛。治高熱,頭痛,咳嗽,泄瀉,腫毒。

    復(fù)方

    ①治高熱:哈氏石松五錢,水箭三錢,烏泡葉(芽)九枚,老鼠黃三錢.千年灰二錢。水煎服,每日服三次。

    ②治咳嗽:哈氏石松根二錢,茶石紅三錢,絲毛花三錢,水煎服。

    ③治腫毒:哈氏石松、蜈蚣七、山烏龜、草烏、鐵馬錢,共搗爛,敷患處。

    ④治頭虱:哈氏石松全草,用火酒搗搽。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青絲龍拼音注音Qīnɡ Sī Lónɡ別名

    陰痧草、曬不死、陽痧草、地松杉、地青松杉、杉松蘭

    英文名all-grass of Thickroot Nettle出處

    出自《湖南藥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杉科植物閩浙石松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legmariurus mingcheensis Ching[Lycopodium mincheense Ching]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去凈泥土、雜質(zhì),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林下樹干或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哈氏石松,常綠多年生附生草本,高6-16cm。莖叢生,直立或彎曲,上部莖2歧分枝。葉革質(zhì),螺旋狀排列,披針形,長1-1.5cm,寬0.1-0.2cm,先端尖鈍,基部楔形,有光澤,全緣,中脈明顯,側(cè)脈不明顯;無柄。孢子葉較小,生于枝的上部,與營養(yǎng)葉同形。孢子囊腎形,單生于葉背面近基部處。

    性味

    苦;寒;無毒

    注意

    根多食易引起反胃。

    功能主治

    清熱破血;消腫止痛;解毒。主高熱;頭痛;咳嗽;泄瀉;腫毒;頭虱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血紅拼音注音Cì Xuè Hónɡ別名花葉假杜鵑來源爵床科刺血紅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性味辛、苦,溫。注意孕婦忌服。功能主治通經(jīng)活絡(luò),解毒消腫。主治毒蛇咬傷,......
  • 拼音注音Cì Tōnɡ Cǎo別名黨楠、裂葉木通、棁木、擋凹、天羅傘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evesia pal......
  • 拼音注音Cì Lánɡ Guǒ別名老虎刺、銹花針、刺檀香、三顆針來源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假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issa spinarum L.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凈,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沙地灌叢中。資......
  • 拼音注音Cì Zhēn Cǎo別名鬼針草、盲腸草、一包針、粘身草、婆婆針、金盞銀盤、跟人走、鋼叉草來源菊科刺針草屬植物刺針草Bidens bipinnata L.及三葉刺針草B. pilosa L.,以全草入藥。夏季開花時采收,切段,曬干。......
  • 別名掌葉木、七加皮、鴨腳羅傘、空殼洞來源五加科刺鴨腳木Brassaiopsis glomerulata (Blume) Regel,以根、樹皮、葉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及西南地區(qū)。性味甘、微辛,溫。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散瘀。主治風(fēng)濕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