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核桃
胡桃科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以種仁、根皮、果皮入藥。
浙江、江西、貴州、云南。
種仁含脂肪油及揮發(fā)油。外果皮含鞣質(zhì)。
種仁潤肺滋養(yǎng),根皮及果皮治皮膚病。
腰痛:山核桃肉(種仁)微炒,黃酒送服。
腳癬:鮮根皮煎湯浸洗。
皮膚癬:鮮外果皮搗取汁擦患處。
山蟹(《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山核(《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根皮、外果皮、種仁。
生于山麓疏林中或山谷中。分布浙江、安徽、湖南、貴州等地。
落葉、喬木,高達(dá)30米,髓部實(shí)心。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5~7,對(duì)生,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10~18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xì)鋸齒,下面有橙黃色鱗片狀毛茸;小葉柄極短或幾無,花單性,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3條成一束,腋生,長10~15厘米;花下有1苞片和2小苞片,花被3~6裂,與苞片貼生,雄蕊3~10;雌花序穗狀,直立,花序軸密生腺體,有花2~5朵;雌花有4裂的花被,和子房貼生。果實(shí)核果狀,核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外果皮密生鱗狀腺體。成熟時(shí)4瓣開裂,長2~2.5厘米?;ㄆ?~4月。果期9月。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種仁:滋潤補(bǔ)養(yǎng);微炒;黃灑送服,治腰痛。鮮根皮煎湯浸洗,治腳痔(腳趾縫濕癢)。鮮外果皮搗取汁擦治皮膚癬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小核桃
來源胡桃科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以種仁、根皮、果皮入藥。
生境分布浙江、江西、貴州、云南。
化學(xué)成分種仁含脂肪油及揮發(fā)油。外果皮含鞣質(zhì)。
功能主治種仁潤肺滋養(yǎng),根皮及果皮治皮膚病。
腰痛:山核桃肉(種仁)微炒,黃酒送服。
腳癬:鮮根皮煎湯浸洗。
皮膚癬:鮮外果皮搗取汁擦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山核桃拼音注音Shān Hé Tɑo別名山蟹(《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山核(《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出處《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根皮、外果皮、種仁。
生境分布生于山麓疏林中或山谷中。分布浙江、安徽、湖南、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達(dá)30米,髓部實(shí)心。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5~7,對(duì)生,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10~18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xì)鋸齒,下面有橙黃色鱗片狀毛茸;小葉柄極短或幾無,花單性,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3條成一束,腋生,長10~15厘米;花下有1苞片和2小苞片,花被3~6裂,與苞片貼生,雄蕊3~10;雌花序穗狀,直立,花序軸密生腺體,有花2~5朵;雌花有4裂的花被,和子房貼生。果實(shí)核果狀,核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外果皮密生鱗狀腺體。成熟時(shí)4瓣開裂,長2~2.5厘米?;ㄆ?~4月。果期9月。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藥植志》:"種仁:滋潤補(bǔ)養(yǎng);微炒;黃灑送服,治腰痛。鮮根皮煎湯浸洗,治腳痔(腳趾縫濕癢)。鮮外果皮搗取汁擦治皮膚癬癥。"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