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苦參飲

    《普濟(jì)方》卷一一一引《圣惠》:苦參飲處方

    苦參根白皮5斤。

    制法

    上銼細(xì),如麻豆,生絹袋貯。以好酒3斗,冬浸7日,夏浸4日。

    功能主治

    烏癩,瘡疹。

    用法用量

    每次溫飲2-3合,漸加至5-7合,日2次,夜1次。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一一引《圣惠》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見《治疫全書》卷五:苦參飲處方

    苦參3兩。

    功能主治

    結(jié)胸,卒心腹痛。青黑或赤,不能喘。瘟疫結(jié)胸,滿痛壯熱。

    用法用量

    苦酒升半,煮取8合,分再服。亦可用水,無煮者,生亦可用。

    摘錄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見《治疫全書》卷五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黃連、烏梅、炮姜、山楂、厚樸、芍藥、使君子肉、枳實(shí)、陳皮、川楝子。功能主治蛔蟲動(dòng),口吐清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觀聚方要補(bǔ)》卷三引《幼科百效》......
  • 處方人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川椒、烏梅。功能主治理中安蛔。主摘錄《金匱翼》卷七......
  • 處方烏梅肉9克 黃連 蜀椒 藿香 檳榔各3克 胡粉 白礬各1.5克制法上藥為散。功能主治吐蛔。所吐蛔蟲,色赤成團(tuán)而活,屬熱者。用法用量每服9~12克,水煎如糊,空腹時(shí)服。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 《回春》卷二:安蛔湯處方人參7分,白術(shù)1錢,茯苓1錢,干姜(炒黑)5分,烏梅2個(gè),花椒(去目)3分。制法上銼。功能主治傷寒吐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回春》卷二明·《萬病回春》:安蛔湯出處安蛔湯,出自明·《萬病回春》。本方又名“理中安蛔湯”......
  • 《回春》卷二:安蛔湯處方人參7分,白術(shù)1錢,茯苓1錢,干姜(炒黑)5分,烏梅2個(gè),花椒(去目)3分。制法上銼。功能主治傷寒吐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回春》卷二明·《萬病回春》:安蛔湯出處安蛔湯,出自明·《萬病回春》。本方又名“理中安蛔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