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錢針萬線草

    拼音注音Qián Zhēn Wàn Xiàn Cǎo別名

    麥參、筋骨草[云南]

    來源

    為石竹科繁縷屬植物云南繁縷Stellaria yunnanensis Franch.,以入藥。秋季采挖,洗凈切段,曬干用。

    原形態(tài)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90厘米。根多條叢生,肉質,成細長紡錘形,黃棕色或黃白色。莖數(shù)枝叢生,直立或斜升,二歧分枝,節(jié)部略膨大。單葉互生,無柄,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夏秋開白色花,多花集成頂生二歧聚傘花序,花瓣5。朔果卵圓形。

    性味

    甘,溫。

    功能主治

    健脾補腎。用于病后體虛,貧血,頭暈,耳鳴,腰酸,遺精,月經不調,白帶,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1~2兩,燉肉或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刺梨拼音注音Cì Lí別名茨梨(《分類草藥性》),文先果(《四川中藥志》),團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藥》)。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實。生境分布生長于中山及低山地區(qū)的溝旁、路邊或灌木林旁。分布江蘇、湖北、四川、......
  • 《中藥大辭典》:刺梨葉拼音注音Cì Lí Yè出處《草木便方》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刺梨的葉片。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療疥,癰,金瘡?!阿凇顿F陽民間藥草》:“治小兒熱瘡,搗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調敷。亦可煎服?!罢洝吨兴幋筠o典》《中華本......
  • 拼音注音Cì Lí Zǐ別名文光果、刺檳榔果、木梨子、繅絲花來源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以根及果入藥。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曬干或鮮用。性味酸、澀,平。功能主治根:消食健脾,收斂止瀉。用于食積腹脹,痢......
  • 《中藥大辭典》:刺梨根拼音注音Cì Lí Gēn別名茨藜子根(《天寶本草》),茨藜根(《貴陽民間藥草》)。出處《草木便方》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瘜W成分根、莖均含鞣質。四川產的根皮含鞣質。又含維生素B-2.4%,維生素P-2......
  • 拼音注音Cì Lí Huā出處《草木便方》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刺梨的花。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泄痢。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