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麻葉蕁麻

    別名

    火麻草、螫麻子、哈拉海、蝎子草、恰克卡克歐提[維名]

    來源

    蕁麻科蕁麻屬植物焮麻Urtica cannabina L.的全草。夏秋采收,曬干。

    性味

    苦、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風濕,涼血,定痙。用于高血壓病。外用治蕁麻疹初起,風濕關節(jié)炎,毒蛇咬傷,小兒驚風。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患處。

    備注

    (1)割蕁麻時,手順著螫毛方向抓,可免觸螫。若觸螫,用鮮灰菜挫擦;或涂碳酸氫鈉水可解。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別名暴馬子皮、白丁香、棒棒木、荷花丁香。英文名Syringae Cortex藥用部位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Syringa reticulate (Blume.)Hara var.mandshurica (Maxim.)Hara的樹皮。植物形態(tài)灌......
  • 《全國中草藥匯編》:暴馬子拼音注音Bào Mǎ Zǐ別名荷花丁香、白丁香來源木犀科丁香屬植物暴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Blume) Hara var. mandshurica (Maxim.) Hara ,以樹干及枝條......
  • 《中藥大辭典》:杯莧拼音注音Bēi Xiàn別名蛇見怕(《海南植物志》),鏡而草、蛇驚慌、細葉蛇總管、拔子彈草(《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出處《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莧科植物杯莧的全草。全年可采。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河......
  • 拼音注音Bēi Xiàn Gēn來源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杯莧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athula prostrata(L.) Bl.[Achyranthesprostrata L.」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灌叢或小河邊。資源分布:分......
  • 拼音注音Bēi Jú別名小紅蒿、紅蒿枝來源菊科杯菊Cyathocline purpurea (Buch.-Ham.) O. Ktunze,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廣西、廣東、貴州、云南。性味苦,涼。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炎止血,除濕利尿,殺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