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五味藤

    拼音注音Wǔ Wèi Ténɡ別名

    丟了棒、象皮藤、一摩消、五馬巡城、蟬翼木。

    來源

    藥材基源:為遠志科植物蟬翼藤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curidaca inapfondiculata Hassk.[S.tavoyana Wall.ex Benn]

    采收和儲藏:秋后采集,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于海拔500-1100m的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蟬翼藤 攀援灌木,長達6m。小枝細,圓柱形,被緊貼的短伏毛。單葉互生;葉柄長5-8mm,被短伏毛;葉紙質(zhì)或近革質(zhì),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7-12cm,寬3-6cm,先端急尖,基部鈍至近圓形,全緣,上面深綠色,無毛或被緊貼的短伏毛,下面淡綠色,被緊貼的短奎毛,主脈在上表面凹陷,在背面隆起,側(cè)脈10-12對。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13-15cm,被淡黃色短伏毛,苞片微小,早落;花小,淡紫紅色,萼片5,外面3枚小,長圓狀卵形,長約2mm,里面2枚大,花瓣狀,長約7mm;花瓣3,側(cè)生花瓣倒三角形,長達5mm,寬約2.5mm,基部與龍骨瓣合生,龍骨瓣近圓形,長約8mm,先端具一兜狀附屬物;雄蕊8,花絲于2/3以下合生成鞘,并與花瓣貼生,花藥卵球形;子房近圓形,直徑約lmm,花柱偏側(cè)彎曲。翅果綠色,翅革質(zhì),近長圓形,長6-8cm,寬1.5-2cm,具多數(shù)弧形脈。果成熟時圓球形,直徑0.7-1.5cm,果皮厚,堅硬,具明顯的脈紋。種子1顆,卵形,直徑約7mm,淡黃褐色?;ㄆ?-8月,果期10-12月。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喜亞熱帶溫暖濕潤的氣候。蟬翼藤為半蔭性植物,生長需50%蔭蔽度。喜高溫高濕,氣溫在30℃,年降雨量1200mm以上,空氣相對濕度70%的環(huán)境則生長繁茂。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以土層深厚,腐殖豐富的壤土為佳。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秋后采收成熟種子。晾干后置于通風(fēng)處貯藏。翌年3月即可播種。點播,行距20cm,種子粒距5cm,覆土蓋草,澆水,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幼苗出土?xí)r,揭去蓋草,插芒篡遮蔭。當(dāng)苗高30-35cm時,選陰雨天氣移栽。按行株距200cm×200cm穴栽定植。

    性狀

    性狀鑒別 根表面灰白色或土黃色,有瘤狀突起。斷面皮部厚,木心淡黃色,有眾多小孔。氣微,味苦。

    性味

    辛;苦;涼

    注意

    孕婦慎服。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除濕;散瘀止痛。主跌打損傷;風(fēng)濕骨痛;急性腸胃炎;過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g;研末,1.5-3g。外用:適量,浸酒搽;或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鱉卵拼音注音Biē Luǎn出處《本草蒙筌》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卵。性味《醫(yī)林纂要》:“咸,寒?!肮δ苤髦微佟侗静菝审堋罚骸胞}淹煮吞,補陰虛亦驗?!阿凇毒V目》:“鹽藏煨食,止小兒下痢。“③《醫(yī)林纂要》:“治久瀉久痢?!罢?.....
  • 《中藥大辭典》:鱉頭拼音注音Biē Tóu別名鱉首(《中藥志》)出處《唐本草》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頭。加工鱉甲時,割下鱉頭,洗凈曬干。生境分布全國大部地區(qū)均產(chǎn)。性狀干燥的鱉頭,略呈長圓柱形,吻端尖,頸部向上彎曲,約成90度角。外表呈灰棕色......
  • 《中國藥典》:鱉甲拼音注音Biē Jiǎ別名團魚蓋、腳魚殼、上甲、甲魚英文名CARAPAX TRIONYCIS來源本品為鱉科動物鱉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為多,捕捉后殺死,置沸水中......
  • 《全國中草藥匯編》:鱉甲膠拼音注音Biē Jiǎ Jiāo別名別甲膠來源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背甲熬制成的膏入藥。生境分布主產(chǎn)山東、河北。炮制原料:鱉甲、阿膠、冰糖、黃酒、香油。先將鱉甲......
  • 《中藥大辭典》:鱉肉拼音注音Biē Ròu出處《別錄》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瘜W(xué)成分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zhì)16.5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6克,灰分0.9克;鈣107毫克,磷135毫克,鐵1.4毫克,硫胺素0.62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