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馬草

    拼音注音Mǎ Cǎo別名

    爛衣草(《貴州民間藥物》)。

    出處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皺葉狗尾草全草。秋后采收。

    生境分布

    生陰濕地上斌林下。分布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達(dá)1米。稈直立,基部有時擴(kuò)張。葉片橢圓形至矩圓形,有強(qiáng)皺折,長7~25厘米,寬1.2~3厘米,兩端漸尖,兩面的脈上被乳突狀疏長毛或禿凈;葉鞘禿凈,鞘口有柔毛.圓錐花序尖塔形,疏散,長達(dá)30厘米或過之,綠色;分枝上舉,疏離,長1~7厘米;小穗橢圓形,長約3毫米,短尖,緊密排列于短的小枝上而成中斷、復(fù)生的總狀花序;有些小穗的基部有剛毛1條,剛毛通常長不及1厘米;第1穎近圓形,長約1毫米,先端楔頭形,3脈;第2顆橢圓形,長約2毫米,5脈;不孕小花中性;外稃橢圓形,長約3毫米,5脈;內(nèi)稃狹,披針形,透明;結(jié)實(shí)小花的外稃長約2.5毫米,有皺紋,邊緣較窄的內(nèi)卷,包持著內(nèi)稃?;?、果期夏、秋季。

    性味

    性平,味淡,無毒。

    功能主治

    解毒,殺蟲,化腐肉。

    復(fù)方

    ①治銅錢癬:嫩馬草,捶爛后,取汁點(diǎn)患處。

    ②治發(fā)丹:鮮馬草一把,捶絨敷患處。(性味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千層葉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è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的葉片,全年可采?;瘜W(xué)成分葉含揮發(fā)油1~1.5%,主要成分為1,8-桉葉素,占50~65%,其次為松油醇、醛類等。性味辛澀,......
  •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óu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的葉或枝蒸取的揮發(fā)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 L.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dá)18m。樹皮灰白色,厚而松軟,呈薄層狀剝落。嫩枝灰白色。......
  •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Pí別名千層皮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的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洗凈,曬干或鮮用。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dá)18m。樹皮灰白色,厚而......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升麻拼音注音Bái Shēnɡ Má來源薔薇科白升麻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stellaris Rehd.,以根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微辛,涼。功能主治清熱解表。主治感冒,頭痛發(fā)燒......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及拼音注音Bái Jí別名白根、地螺絲、白雞兒、白雞娃、連及草、羊角七英文名RHIZOMA BLETILLAE來源本品為蘭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干燥塊莖。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