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馬絆草

    《全國中草藥匯編》:馬絆草別名

    獐毛、小獐毛

    來源

    禾本科馬絆草Aeluropus littoralis (Gouan) Parl. var. sinensis Debeaux.,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內(nèi)蒙古、甘肅、寧夏、新疆。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主治急慢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肝硬變腹水等。

    復(fù)方

    急性黃疸型肝炎:全草5兩,加水2500毫升,煎成1200毫升,每次100毫升,一日4次,連服10天為一療程。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馬絆草拼音注音Mǎ Bàn Cǎo別名

    獐毛、小葉蘆、蝦須草、馬牙頭

    英文名all-grass of Chinese Aeluropus出處

    始載于《指示植物》。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馬絆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eluropus sinensis(Debeaux)Tzvel.[Aeluropus littoraris (Gouan)Parb.var.sinensis Debeaux]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除去雜質(zhì),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岸邊至海拔3200m的內(nèi)陸鹽堿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至華東沿海鹽漬土地帶,是鹽漬土的指示植物。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植物體較矮小而堅(jiān)韌,通常“外有長匍匐枝。稈為鱗片:約狀葉鞘包裹,高15-三圓35cm,徑1.5-2mm,具多節(jié)。葉鞘長于節(jié)間, 鞘口常有柔毛;葉舌截平,長約0.5cm葉片無毛,通常扁平,長3-6cm,寬3-6mm。圓錐花序,常緊縮成穗狀和頭狀,長2.5-6cm,寬5-12cm;小穗卵狀技針形,有4-10朵小花,長4-6cm,寬3-4cm,成2行,排列于穗軸的一側(cè),小花覆瓦狀排列,小穗軸脫節(jié)于穎上和各小花之;穎近革質(zhì), 略有子膜質(zhì)邊緣,第1穎有1-3脈,第2穎有5-7脈;外停下部革質(zhì),上部草質(zhì),卵形,有9-10脈,內(nèi)釋與外種相等,先端截平,背部無毛,基盤略有微毛;雄蕊3,由小穗先端伸出。穎果卵圓形或長圓形,與內(nèi)外粹分離。花、果期5-8月。

    性味

    甘;淡;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退黃。主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膽囊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0-6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淡,性平。有清熱利尿的功能。用于黃疸型肝炎,膽翼炎及肝硬化腹水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扁豆根拼音注音Biǎn Dòu Gēn出處《生草藥性備要》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化學(xué)成分根含天門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種游離的氨基酸。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濁。①《滇南本草》:“治大腸下血,痔漏,冷淋?!阿凇渡菟幮詡湟罚?.....
  • 《全國中草藥匯編》:扁豆花拼音注音Biǎn Dòu Huā來源豆科扁豆屬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花。7~8月間采摘未完全開發(fā)的花,迅速曬干或烘干,曬時(shí)要經(jīng)常翻動(dòng),至干足為止。鮮用時(shí)隨用隨采。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解暑化......
  • 《中藥大辭典》:扁豆藤拼音注音Biǎn Dòu Ténɡ出處《綱目》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藤莖。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風(fēng)痰迷竅,癲狂亂語,同朱砂為末姜湯下。“②《綱目》:“治霍亂,同蘆萚、人參、倉米等分煎服?!坝梅ㄓ昧績?nèi)服:煎湯,3~5......
  • 《中藥大辭典》:扁豆衣拼音注音Biǎn Dòu Yī別名扁豆皮(《本草便讀》)出處《安徽藥材》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種皮。性狀干燥種皮呈不規(guī)則卷縮片狀,大小不一,厚不到1毫米,光滑,乳白色或淡黃白色,種阜半月形,類白色。質(zhì)堅(jiān),易碎。氣味皆......
  • 拼音注音Biǎn Zhóu Mù英文名root of Jerusalemthorn出處始載于《海南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扁軸木的枝樹皮或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arkinsonia aculenta L.采收和儲(chǔ)藏:四季均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