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馬皮

    《中藥大辭典》:馬皮拼音注音Mǎ Pí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馬科動(dòng)物。

    功能主治

    ①《圣惠方》:"治小兒赤禿,以赤馬皮、白馬蹄燒灰,和臘豬脂敷之。"

    ②《滇南本草》:"燒灰調(diào)油搽銅錢牛皮癬。"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馬皮拼音注音Mǎ Pí英文名Horse hide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科動(dòng)物馬的皮。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儲藏:宰殺后取皮,去毛,晾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馬屬草原動(dòng)物,善奔馳,草食。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飼養(yǎng)。

    原形態(tài)

    馬,體格高大,骨骼肌發(fā)達(dá),四肢強(qiáng)頸有力。體高1.27-1.60m,體重225-773kg。雌雄差異很大。馬頭面部狹長,耳小而尖,直立。鼻寬,眼大。從頭頂起沿頸背至肩胛,具有長毛即鬃毛。兩耳間垂向額部的長毛稱門鬃。身體余部皆被短而均勻的毛,毛部也有長的鬃毛。我國馬的品種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種,因品種不同,身體大小、毛色也有差異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性味

    味酸、咸;性平

    功能主治

    殺蟲止癢。主禿瘡;癬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燒灰調(diào)敷。

    各家論述

    1.《圣惠方》:以赤馬皮、白馬蹄燒灰,和臘豬脂敷之。

    2.《滇南本草》:燒灰調(diào)油搽銅錢牛皮癬。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Huà Pí?jiǎng)e名刻因托斯(維名)。出處《新疆中草藥手冊》來源為樺木科植物疣枝樺的樹皮。采伐樹木時(shí)剝皮,曬干,生用或炒炭用。生境分布生于河灘、山谷或針葉林緣。分布新疆北部。原形態(tài)疣枝樺,又名:疣樺。落葉喬木。樹皮灰白色,由數(shù)層......
  • 《中藥大辭典》:白梅拼音注音Bái Méi別名鹽梅(《尚書》),霜梅(《綱目》),白霜梅(《本草便讀》)。出處《本草經(jīng)集注》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實(shí),經(jīng)鹽漬而成。性味酸澀咸,平。①《日華子本草》:“暖,無毒?!阿凇毒V目》:“酸咸,平,......
  • 拼音注音Bái Méi Huā別名綠萼梅(《綱目拾遺》),綠梅花(《藥材學(xué)》)。出處《綱目》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間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攤置席上,曬干。雨天可用炭火烘干。性狀干燥花蕾,呈圓球形,直徑4~8毫米,基部常帶有小梗。苞......
  • 拼音注音Bái Duàn來源椴樹科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以樹皮、根。生境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癆傷初起:樹皮或根半斤,水煎,加紅糖,沖黃酒或白酒,早晚飯前分服。久咳:根7~8錢,曬干蜜炙,水煎,......
  • 拼音注音Bái Nán Mù別名美人柴、粘柴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刨花潤楠的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achilus pauhoi Kanehira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用寬刨刀刨成寬約4cm的薄片,曬干備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