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短柄南蛇藤果

    拼音注音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Guǒ來源

    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lastrus stylosus Wall. [C.stylosus Wall.subsp.Glaber D.Hou]

    采收和儲藏:秋后果熟后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間叢林或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浙江、福建、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原形態(tài)

    短梗南蛇藤 藤狀灌木,高可達7m。小枝具較大而突起的皮孔。單葉互生;葉柄長5-15mm;葉片長圓狀窄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11mm,寬3-6cm?;ù菩郛愔辏恍刍ㄐ蝽斏耙干?,頂生花序長達5cm,花序軸分枝短,腋生花序有花1-3朵;雌花序均為腋生,3-7花,花黃綠色;雄花具杯狀花盤,雄蕊著生于花盤邊緣,退化雌蕊短柱狀;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與杯狀花盤離生,花柱細長,柱頭3裂、每裂2叉分枝,蒴果近球狀,徑約1cm。種子3-6顆,具橙紅色假種皮。

    功能主治

    寧心安神。主失眠;多夢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30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柏樹葉拼音注音Bǎi Shù Yè出處《分類草藥性》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葉。全年可采,剪取枝葉,陰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公路旁、古墓和廟宇等處常栽培。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原形態(tài)柏木,又名:香柏(《三輔舊事》),香扁柏、垂......
  • 《中藥大辭典》:柏樹果拼音注音Bǎi Shù Guǒ別名柏樹子(《分類草藥性》),香柏樹子(《四川中藥志》)。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實。8~10月,果實長大而未裂開時采收。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柏樹葉“條。性味苦澀,平。①《分......
  • 拼音注音Bǎi Shù Gēn來源藥材基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曬干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我國特產(chǎn)樹種。資源分布:分布于......
  • 《中藥大辭典》:柏樹油拼音注音Bǎi Shù Yóu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樹干滲出的樹脂。砍斷樹干,待樹脂滲出凝結(jié)后,7~8月間采。性味①《草木便方》:“甘,平。“②《重慶草藥》:“淡澀,平,無毒?!肮δ苤髦戊铒L,解毒,......
  • 《中藥大辭典》:柏根白皮拼音注音Bǎi Gēn Bái Pí別名柏皮(《本草經(jīng)集莊》),柏白皮(《別錄》)。出處《綱目》來源為柏科植物側(cè)柏已去掉栓皮的根皮。性味《綱目》;“苦,平,無毒?!肮δ苤髦沃螤C傷?!秳e錄》:“主火灼爛瘡,長毛發(f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