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樺皮

    拼音注音Bái Huà Pí別名

    刻因托斯(維名)。

    出處

    《新疆中草藥手冊》

    來源

    為樺木科植物疣枝樺樹皮。采伐樹木時剝皮,曬干,生用或炒炭用。

    生境分布

    生于河灘、山谷或針葉林緣。分布新疆北部。

    原形態(tài)

    疣枝樺,又名:疣樺。落葉喬木。樹皮灰白色,由數(shù)層薄皮組成,易剝離,內(nèi)皮橘黃色。枝條常下垂,紅褐色,有光澤。葉互生,常2葉聚生一處,三角狀卵形或菱狀卵形,長3~7.5厘米,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沃两匦?,邊緣有重鋸齒,無毛,側(cè)脈6~8對。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果序圓柱狀,長1~3厘米,下垂;果苞3裂,中裂片三角形,側(cè)裂片下彎,比中裂片長;小堅果卵形,膜質(zhì)翅較果寬2倍。

    化學(xué)成分

    木材含多量戊聚糖,萜類和甾醇的脂肪酸酯。尚有白花色甙反應(yīng)。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咳。治急、慢性痢疾,咳嗽氣喘,乳癰。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焙焦研末,0.5~1錢;或取皮內(nèi)鮮汁飲。

    復(fù)方

    ①治急性細菌性痢疾、慢性痢疾:白樺皮三兩,棗樹皮一兩,分別焙焦,共為細末。每次五分至一錢,一日三、四次??崭归_水沖服。

    ②治咳嗽氣喘:春季將白樺樹皮劃開,取流出的汁液內(nèi)服,每次20毫升,一日二次。

    ③治乳癰:白樺皮炒炭,研末,每次一錢,一日二次,黃酒送下。(功用主治以下出《新疆中草藥手冊》)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Guǒ Shù Pí出處《滇南本草圖說》來源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樹皮?;瘜W(xué)成分含鞣質(zhì)。內(nèi)皮含莽草酸。木質(zhì)部分含纖維素41%,半纖維素26%,木質(zhì)素33%,葡萄糖甘露聚糖(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聚糖),阿拉伯糖-4-o-甲基葡萄糖醛......
  • 《中藥大辭典》:白果根拼音注音Bái Guǒ Gēn出處《重慶草藥》來源為銀杏種植物銀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果“條。化學(xué)成分根皮含白果苦內(nèi)酯C、M、A、B。性味味甘,性溫平,無毒。注意寒盛未解,勿用。功能主治益氣補......
  • 拼音注音Bái Guǒ Hú Jì Shēnɡ別名歐寄生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卵葉槲寄生的帶葉莖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scum album L.var.meridianum Danser[V.albumL.subsp.merid......
  • 別名硬根紫草來源紫草科白果紫草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新疆?;瘜W(xué)成分根含紫草色素。功能主治外用治關(guān)節(jié)炎。用法用量全草適量,煎水外洗。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槍桿拼音注音Bái Qiānɡ Gǎn別名根根藥、對節(jié)木、狗骨頭樹來源木犀科白蠟樹屬植物白槍桿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以根入藥。秋冬采,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苦、澀,寒。功能主治清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