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馬尿燒

    拼音注音Mǎ Niào Shāo別名

    按骨木(《黑龍江中藥》),本巴木(《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黑龍江中藥》

    來源

    為忍冬科植物毛接骨木根、枝葉。

    生境分布

    多生于山區(qū)林間或林外灌叢間。分布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灌木,高達(dá)5~6米。樹皮有較厚的木栓層;小枝褐色至赤褐色,有棱,幼枝有短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對生,長達(dá)20厘米;小葉5,披針形、闊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基部楔形,先端漸尖,兩面有毛。傘房花序組成圓錐狀花序,頂生,花軸、花梗、小花梗均有毛,花淡綠白色或黃白色;萼筒有毛或無毛;花藥黃色,柱頭紫色。核果球形,熟時紅色;種子有皺紋?;ㄆ?~7月。果期8~10月。

    性味

    《天津中草藥》:"甘苦,平。"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祛風(fēng)濕.治跌打損傷,骨折,風(fēng)濕痹痛。

    ①《黑龍江中藥》:"木顧部及葉,治筋骨折仿,挫傷,內(nèi)服煎劑有利尿作用。根葉,治跌打損傷。"

    ②《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活血止痛。治腰腿疼痛,關(guān)節(jié)炎和大骨節(jié)病的筋骨疼痛。"

    ③《天津中草藥》:"舒筋活血,去風(fēng)濕,消腫,接骨。治產(chǎn)婦惡血,風(fēng)痹。"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l兩(鮮者2~3兩)。外用:搗敷戌煎水洗浴。

    復(fù)方

    ①治關(guān)節(jié)炎、跌打傷腫:馬尿燒根半斤,煎湯作熱浴料。將痛處用凈水洗后,再用藥水洗,最后將熱藥渣敷腫處。(《黑龍江民間中藥》)

    ②治跌打損傷,骨折,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接骨木五錢至一兩(鮮品二至三兩),水煎服;也可將鮮品搗敷患處。(《天津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 Yuè Guā別名牛腰子果、六月瓜、小八瓜、哪瓜、黃狗腎、木王瓜、八月果、野人瓜、刺藤果、牛懶袋果。來源藥材基源:為木通科植物五風(fēng)藤、寬葉八月瓜和小花八月瓜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HolboelliafargesiiR......
  • 《中藥大辭典》:八楞木拼音注音Bā Lénɡ Mù別名八棱麻(《藥材學(xué)》),青竹標(biāo)(《貴州植藥調(diào)查》),八面風(fēng)、三棱草(《貴州草藥》)。出處《飲片新參》來源為菊科植物風(fēng)毛菊的全草。七月左右割取全草,曬干。生境分布生長于山坡草地。分布華東及中......
  • 拼音注音Bā Lénɡ Má別名牛鼻子樹、老母豬、五爪根、大糯葉、雙合合、牙呼光[傣]來源蕁麻科野苧麻Boehmeria siamensis Craib,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主治腸癰,經(jīng)閉腹痛,......
  • 拼音注音Bā Zhǎo Jīn Lónɡ別名百兩金、八爪龍、八爪根、鐵雨傘、高八爪、開喉箭[四川]來源為紫金牛科紫金牛屬植物百兩金Ardisia crispa(Thunb.)DC.[A.hortorum Maxim;A. henryi He......
  • 拼音注音Bá Mù Mán別名七鰓鰻(薛德熵《系統(tǒng)動物學(xué)》),七星子魚(《吉林中草藥》)。出處《吉林中草藥》來源為七鰓鰻科動物七鰓鰻的全體。生境分布部分時期棲息于海中,成長后游至淡水河流中產(chǎn)卵,為洄游性魚類。常以吸盤吸附子其他魚體上,吸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