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八目鰻

    拼音注音Bá Mù Mán別名

    七鰓鰻(薛德熵《系統(tǒng)動物學(xué)》),七星子魚(《吉林中草藥》)。

    出處

    《吉林中草藥》

    來源

    為七鰓鰻科動物七鰓鰻的全體。

    生境分布

    部分時期棲息于海中,成長后游至淡水河流中產(chǎn)卵,為洄游性魚類。常以吸盤吸附子其他魚體上,吸食其血肉。分布我國東北之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松花江等河流中。

    原形態(tài)

    全體近圓筒形,尾部側(cè)扁。體長可達(dá)60厘米以上。頭的兩側(cè)各有7個分離的鰓孔,與眼排成一直行,形成8個象眼的點,故通稱八目鰻。鼻孔單個,位于頭背面兩眼的中間,后方有一白色皮斑。頭前腹面有呈漏斗狀吸盤,張開時呈圓形,周緣皺皮上有許多細(xì)軟的乳狀突起??谠诼┒返撞?,口兩側(cè)有許多黃色角質(zhì)齒,口內(nèi)有肉質(zhì)呈舌形的活塞,其上亦有角質(zhì)齒。肛門位于軀干與尾部交界處,肛門前有一泌尿生殖突。皮膚柔軟而光滑,無鱗,側(cè)線不發(fā)達(dá)。無偶鰭。背鰭兩個,基長約相等,后面的背鰭與尾鰭相聯(lián),鰭條軟而細(xì)密。生活時背呈青色帶綠,腹部灰白色略帶淡黃。

    化學(xué)成分

    肉中維生素A的含量較一般魚類為高,每克約含99~980國際單位(平均300國際單位)。其次,在肝、腎、生殖腺及大腸中亦含有之,特別在睪丸與小腸中的含量更高。在魚皮中維生素B1與維生素B12的含量遠(yuǎn)較其他魚類為高,腹皮中的含量比背皮高。

    功能主治

    治夜盲癥、角膜干燥。

    《吉林中草藥》:"滋補強壯。治口眼歪斜:七星子魚搗爛涂敷。向左歪敷右面,向右歪敷左面。"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春不見拼音注音Chūn Bú Jiàn別名一朵云(《陜西中草藥》)出處《陜西中草藥》來源為陰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帶根全草。春、冬采挖,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林下陰濕處。分布河南、山西、陜西、甘肅、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 《中藥大辭典》:春尖油拼音注音Chūn Jiān Yóu出處《重慶草藥》來源為楝科植物香椿樹干流出的液汁。10~11月采收。功能主治治齁病。用法用量內(nèi)服:同人乳蒸化,2~3錢。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春尖油拼音注音Chūn Jiān......
  • 拼音注音Chūn Shā Huā別名砂仁花(《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出處《飲片新參》來源為姜科植物陽春砂的花朵及花序梗。性狀干燥的花朵及花序梗,全體呈淡紫色,花朵細(xì)軟而??;花序梗長20~30厘米,有節(jié);切段者長2厘米。稍有香氣。性味《中國醫(yī)學(xué)大......
  • 拼音注音Chūn Huā Mù出處《陸川本草》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車輪梅的枝葉或根。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間戒溪邊灌木叢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貴州、云南、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等地。原形態(tài)車輪梅,又名:春花、石斑木、雷公樹、鑿角......
  • 《中藥大辭典》:春花胡枝子拼音注音Chūn Huā Hú Zhī Zǐ出處《全展選編·外科》來源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溪谷邊灌叢中。分布福建、浙江等地。原形態(tài)直立灌木。枝條疏被長絨毛。3出復(fù)葉,互生;小葉橢圓形或卵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