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天竺黃

    《中國藥典》:天竺黃拼音注音Tiān Zhú Huánɡ來源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華思勞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桿內(nèi)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塊狀物。秋、冬二季采收。

    性狀

    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片塊或顆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藍(lán)色、灰黃色或灰白色,有的潔白色,半透明,略帶光澤。體輕,質(zhì)硬而脆,易破碎,吸濕性強(qiáng)。無臭,味淡。

    貯藏

    密閉,置干燥處。

    鑒別

    (1)取本品適量,熾灼灰化后,殘?jiān)屑欲}酸與硝酸的等容混合液,濾過,濾液加鉬酸銨試液,振搖,再加硫酸亞鐵試液,即顯藍(lán)色。

    (2)取濾紙 1片,加亞鐵氰化鉀試液 1滴,待干后,再加本品鹽酸溶液 1滴、水10滴與0. 1%茜紅的乙醇溶液 1滴,置氨蒸氣中熏后,濾紙上可見紫色斑中有紅色的環(huán)。

    歸經(jīng)

    歸心、肝經(jīng)。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清熱豁痰,涼心定驚。用于熱病神昏,中風(fēng)痰迷,小兒痰熱驚癇、抽搐、夜啼。

    用法用量

    3~9g。常入丸、散劑。

    摘錄《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匯編》:天竺黃別名

    天竹黃、竹黃

    藥理作用

    抑菌實(shí)驗(yàn):對(duì)常見化膿性球菌和腸道致病菌均有較強(qiáng)的抑制作用。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清熱豁痰,寧心定驚。用于熱病神昏譫語,中風(fēng)痰壅,小兒驚風(fēng)抽搐。

    用法用量

    1~2錢。常入丸、散劑。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樹液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Shù Yè出處《廣西中草藥》來源為??浦参锬静_樹干中流出的樹脂。用刀刺破樹皮,待有乳白色樹脂流出,即用盛器裝好備用。性味《廣西中草藥》:“味淡澀?!肮δ苤髦巍稄V西中草藥》:“散結(jié)消腫......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核中仁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Hé Zhōnɡ Rén出處《綱目》來源為??浦参锬静_的種仁。性味《綱目》:“甘微酸,平,無毒。“功能主治益氣,通乳。治產(chǎn)后乳少或乳汁不通。①《綱目》:“補(bǔ)中益氣。“②《陸川本草》:......
  • 拼音注音Bīn Xuán Huā別名馬鞍藤、腎葉天劍來源旋花科打碗花屬植物腎葉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R. Brown,以全草及根狀莖入藥。秋冬采集根狀莖,洗凈曬干;夏秋采挖全草,切段曬干。性味微苦,溫。功......
  • 拼音注音Bīn Hǎi Qián Hú英文名Binhai common hogfennel root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濱海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eucedanum japonicum Thu......
  • 拼音注音Bào Zhànɡ Zhú別名吉祥草、馬鬃花、觀音柳、花丁子、馬骔花英文名Coralplant出處始載于《華北經(jīng)濟(jì)植物志要》。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爆仗竹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Russelia equiseti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