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梨葉

    《中藥大辭典》:梨葉拼音注音Lí Yè出處

    《唐本草》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的

    化學成分

    沙梨葉含熊果酚甙和鞣質。葉在成葉期含氮、磷、鉀最高,以后則逐漸減少,鈣、鎂含量則與此情況相反。

    功能主治

    治食菌中毒,小兒疝氣。

    ①《唐本草》:"主霍亂吐利不止,煮汁服之。"

    ②《日用本草》:"搗汁服,解中菌毒。"

    ③《滇南本草》:"敷瘡。"

    ④姚可成《食物本草》:"搗汁服,治小兒疝。"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或搗汁。外用:搗汁涂。

    復方

    ①治霍亂心痛,利,無汗:取梨葉、枝一大握,水一升,煎取一升服。(《梅師集驗方》)

    ②療蠼螋尿瘡,黃水出:搗梨葉汁敷之,干即易。(《錢氏篋中方》)

    ③治病中水毒:梨葉一把,熟搗,以酒一杯,和絞服之,不過三。(《補缺肘后方》)

    ④治食梨過傷:梨葉煎汁解之。(《綱目》)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梨葉拼音注音Lí Yè英文名Pear Leaf出處

    出自《唐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藥薔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2.Pyrus pyrifolia (Burm.f.) Nakai[Ficus pyrifolia Burm.f.]3.Pyrus ussuriensis Maxim.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白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干旱寒冷地區(qū)山坡陽處。

    2.沙梨:生于海拔100-1400m的溫暖而多雨的地區(qū)。

    3.秋子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寒冷干燥的山區(qū)。

    資源分布:1.白梨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山東、河南等地。

    2.沙梨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3.秋子梨分布東北、華北及山東、陜西、甘肅等地。

    原形態(tài)

    1.白梨 喬木,高達5-8m。樹冠開展;小枝粗壯,幼時有柔毛;二年生的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葉柄長2.5-7cm;托葉膜質,邊緣具腺齒;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5-11cm,寬3.5-6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帶刺芒尖銳齒,微向內(nèi)合攏,初時兩面有絨毛,老葉無毛。傘形總狀花序,有花7-10朵,直徑4-7cm總花梗和花梗幼時有絨毛,花梗長1.5-3cm;花瓣卵形,長1.2-1.4cm,寬1-1.2cm,先端呈嚙齒狀,基部具短爪;雄蕊20;長約花瓣的一半;花柱5或4,離生,無毛。果實卵形或近球形,微扁,褐色?;ㄆ?月。果期8-9月。

    2.沙梨 本種與白梨的區(qū)別為:葉片基部圓形或近心;果實褐色?;ㄆ?月,果期8月。

    3.秋子梨 本種與2種的區(qū)別為:葉形大,長5-10cm,寬4-6cm,葉邊刺芒長;花柱5;果實黃色,果梗長1-2cm?;ㄆ?月,果期8-10月。

    性狀

    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呈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0cm,寬3-6cm,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葉緣鋸齒成刺芒狀,葉柄長2.5-7cm。表面灰褐色,兩面被絨毛或光滑無毛。質脆易碎。氣微,味淡、微澀。

    化學成分

    白梨葉含蛋白質,過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沙梨含綠原素(chlorgenic acid),熊果酚甙(arbutin)和鞣質。

    歸經(jīng)

    肺;脾;膀胱經(jīng)

    性味

    苦、澀、辛涼

    功能主治

    舒肝和胃,利水解毒。主霍亂吐瀉腹痛,水腫,小便不利,小兒疝氣,菌菇中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或鮮用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涂。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ā Xiān Guò Hǎi英文名Yunna Cryptocoryne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來源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八仙過生活費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yptocoryne yunnanensis H. Li采收......
  • 拼音注音Bā Gē別名寒皋(《淮南萬畢術》),鴝鵒(《唐本草》),花鵒(《荊楚歲時記》),哵哵鳥(《廣韻》)。出處《綱目》來源為椋鳥科動物八哥的肉。生境分布常見于平原的村落、園田和山林邊緣。雄鳥普鳴,籠養(yǎng)訓練,能效人言。分布我國華南及西南一......
  • 拼音注音Bā Bǎo Chá別名甘青衛(wèi)矛。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Euonymus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八寶茶的帶翅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onymus przewalskii Ma......
  • 拼音注音Bā Bǎo Zhèn Xīn Dān別名大葉沿階草、褐鞘沿階草來源百合科八寶鎮(zhèn)心丹Ophiopogon dracaenoides (Baker) Hook. f.,以小塊根入藥。生境分布云南、廣西。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定心安神,止......
  • 《中藥大辭典》:八月札拼音注音Bá Yuè Zhá別名燕蓄子(孟詵),畜蓄子、拿子(《本草拾遺》),桴棪子(《食性本草》),覆子(《日華子本草》),木通子(《本草匯言》),八月瓜(《分類草藥性》),八月炸(《南京民間藥草》),野毛蛋(《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