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山礬根

    《中藥大辭典》:山礬根拼音注音Shān Fán Gēn別名

    土白芷(《閩東本草》)。

    出處

    《閩東本草》

    來源

    山礬科植物山礬

    歸經(jīng)

    《閩東本草》:"入肺、胃二經(jīng)。"

    性味

    《江西草藥》:"性平,味苦辛。"

    功能主治

    清濕熱,祛風(fēng),涼血。治黃疸,痢疾,風(fēng)火頭痛,腰背關(guān)節(jié)疼痛,血崩。

    ①《衡山民間草藥》:"治腰痛,腰背閃挫或筋痛。"

    ②《閩東本草》:"涼血,退熱,止咳,下氣,清火,明目,散熱,除濕,解郁,祛風(fēng)。治風(fēng)火頭痛,心煩發(fā)熱,黃疸,口渴,血崩,舌瘡,心痛,久痢。"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

    復(fù)方

    ①治黃疸:㈠山礬根一至二兩。墩豬肚服。(《閩東本草》)㈡山礬根五錢,陰行草一兩,水煎服,水酒為引,每日二劑。(《江西草藥》)

    ②治關(guān)節(jié)炎:山礬根四兩,豬蹄一只。水燉,服湯食肉。(《江西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山礬根拼音注音Shān Fán Gēn別名

    土白芷

    出處

    出自《閩東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礬科植物山礬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Symplocos sumuntia Buch.-Ham·ex D·Don[S.Caudata Wal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谷、溪邊灌叢中或山坡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喬木。嫩枝褐色。葉互生;葉柄長0.5-1cm;葉片薄革質(zhì),卵形、狹倒卵形、倒披針狀橢圓形,長3.5-8cm,寬1.5-3cm,先端常呈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線具淺鋸齒或波狀齒,有的近全緣;中脈在葉面凹下,側(cè)脈和網(wǎng)脈在兩面均凸起,側(cè)脈每邊4-6條??偁罨ㄐ蜷L2.5-4cm,被展開的柔毛;苞片早落,闊卵形至倒卵形,長約1mm,密被柔毛;小苞片與苞片同形;花萼長2-2.5mm,萼筒倒圓錐形,無毛,裂片三角狀卵形,與萼筒等長或稍短于萼筒,背面有微柔毛;花冠白色,5深裂幾達(dá)基部,長4-4.5mm,裂片背面有微柔毛;雄蕊25-35,花絲基部稍合生;花盤環(huán)狀,無毛;子房3室。核果卵狀壇形,黃綠色,長7-10mm,外果皮薄而脆,朱端宿萼裂片直立,有時(shí)脫落?;ㄆ?-3月,果期6-7月。

    歸經(jīng)

    肝、胃經(jīng)

    性味

    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祛風(fēng)止痛。主黃疸;泄瀉;痢疾;血崩;風(fēng)火牙痛;頭痛;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1.《衡山民間草藥》:治腰痛,腰背閃挫或筋痛。2.《閩東本草》:涼血,退熱,止咳,下氣,清火,明目,散熱,除濕,解郁,祛風(fēng)。治風(fēng)火頭痛,心煩發(fā)熱,黃疸,口渴,血崩,舌瘡,心痛,久痢。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ǎi Zú Ténɡ別名神仙對坐草、石上蜈蚣、飛天蜈蚣、百足草、鐵斑鳩、巴巖姜、姜藤、天蜈蚣、土石蜈蚣、雄雞尾、細(xì)蜈蚣草、蜈蚣草、石蜈蚣、下山蜈蚣英文名Creeping Pothos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來源藥材基源:為天南......
  • 《中國藥典》:百部拼音注音Bǎi Bù別名百條根、百部草、鬧虱藥、藥虱藥英文名RADIX STEMONAE來源本品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 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 《中藥大辭典》:百部還魂拼音注音Bǎi Bù Hái Hún別名還魂草(《廣西中藥志》),狗笠耳(《廣西藥植名錄》)。出處《廣西中藥志》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裸蒴的全草或葉。生境分布分布西南及南部。原形態(tài)蔓生草本,全株有腥味,光滑無毛。莖軟弱,......
  • 拼音注音Bǎi Lǐ Xiānɡ別名地椒、麝香草來源為唇形科百里香屬植物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 L.[T. mongolicus Ronn.]和地椒(興凱百里香)T. przewalskii (Komar.) Nakai,以......
  • 來源杜鵑花科百里香葉杜鵑Rhododendron thymifolium Maxim.,以枝、葉入藥。生境分布甘肅、青海。性味辛,溫。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痰。主治慢性氣管炎,哮喘。用法用量鮮品2~3錢,水煎服。干品2兩,酒1斤,浸泡1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