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黑牽牛

    拼音注音Hēi Qiān Niú別名

    老鸛筋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腺花女婁菜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Silene adenantha Franch.[Me-landrium adenanthum(Franch.)Hand.-Mazz.]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600m以下的陰坡疏灌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12-30cm。全株被腺柔毛。單葉對(duì)生,莖下部的葉具柄,上部的葉無(wú)柄;葉片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zhǎng)1-4cm,寬0.5-1.5cm,先端鈍,基部楔形,兩面均具腺柔毛。聚傘花序,具花數(shù)朵;苞片披針形,密被腺柔毛;花梗長(zhǎng)1-2cm,密被腺柔毛;萼筒狀,長(zhǎng)1-1.2cm,萼齒三角形,具緣毛,萼脈10,被腺柔毛;花瓣黃色,伸出萼外,先端淺2裂;雄蕊10,花藥黃色;子房上位,卵形,花柱3,線形,伸出萼外。

    性味

    苦;性溫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除濕;通經(jīng);解毒。主風(fēng)濕痹痛;閉經(jīng);瘡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來(lái)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莖。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內(nèi)服:燉肉或煎湯,鮮者1~4兩。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英文名rhizome ......
  • 《中藥大辭典》:慈竹氣筍拼音注音Cí Zhú Qì Sǔn別名陰慈竹筍子、陰筍子(《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出處《草木便方》來(lái)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筍,曬干。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微甘,無(wú)毒......
  • 拼音注音Cí Zhú Lì別名慈竹油。來(lái)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莖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inocalmus affinis(Rendle......
  • 《中藥大辭典》:慈竹筍拼音注音Cí Zhú Sǔn出處《分類草藥性》來(lái)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功能主治①《分類草藥性》:“燒灰研細(xì),搽小兒肥瘡?!阿凇吨貞c草藥》:“調(diào)氣,治脫肛,疝氣?!坝梅ㄓ昧?jī)?nèi)服:煎湯或燉團(tuán)魚吃。外用:燒存性調(diào)敷。摘錄《......
  • 《中藥大辭典》:慈竹籜拼音注音Cí Zhú Tuò別名慈竹筍殼(《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出處《綱目》來(lái)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籜。功能主治①《綱目》:“治小兒頭身惡瘡,燒散和油涂之,或入輕粉少許?!阿凇睹耖g常用草藥匯編》:“治吐血?!阿邸端拇ㄖ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