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慈竹筍

    《中藥大辭典》:慈竹筍拼音注音Cí Zhú Sǔn出處

    《分類草藥性》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慈竹。

    功能主治

    ①《分類草藥性》:"燒灰研細(xì),搽小兒肥瘡。"

    ②《重慶草藥》:"調(diào)氣,治脫肛,疝氣。"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或燉團(tuán)魚吃。外用:燒存性調(diào)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慈竹筍拼音注音Cí Zhú Sǔn英文名shoot of Omei Mountain Bamboo出處

    出自《分類草藥性》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嫩苗。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inocalmus affinis(Rendle)McClure]

    采收和儲藏:6-9月或12月至翌年3月筍期采集,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現(xiàn)多見于農(nóng)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各地。

    原形態(tài)

    慈竹 植株呈喬木狀。高5-10m,梢端細(xì)長作弧形或下垂,全竿共30節(jié)左右;節(jié)間圓筒形,長15-30(-60)cm,徑3-6cm,表面貼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竿環(huán)平坦;籜環(huán)明顯;籜鞘革質(zhì),背部密被白色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鞘口寬廣而下凹,略呈“山”字形,籜耳無;籜舌呈流蘇狀,連同繸毛高約1cm許;籜片兩面均被白色小刺毛,具多脈。竿每節(jié)約有20條以上的分枝,呈半輪生狀簇聚,水平伸展,主枝稍顯著,其下部節(jié)間長可10cm,徑約5mm。末級小枝具數(shù)葉乃至多葉;葉鞘長4-8cm,無毛,具縱肋;葉舌截形,棕黑色,高1-1.5mm,上緣嚙蝕狀細(xì)裂;葉片窄披針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細(xì)柔毛,次脈5-10對;葉柄長2-3mm。花枝束生,常彎曲下垂,長20-60cm,節(jié)間長1.5-5.5cm;假小穗長達(dá)1.5cm;穎0-1,長約6-7mm;外稃寬卵形,具多脈,邊緣生纖毛,內(nèi)稃脊上有纖毛;鱗被3-4;雄蕊6;花柱具微毛,向上分裂為2-4羽毛狀柱頭。果實紡綞形,黃棕色,易與種子分離而為囊狀果。筍期6-9月或自12月至翌年3月,花期多在7-9月,但可持續(xù)數(shù)月之久。

    功能主治

    。主脫肛;疝氣;瘡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60-120g;或燉團(tuán)魚吃。外用:適量,燒存性調(diào)敷。

    各家論述

    1.《分類草藥性》:燒灰研細(xì),搽小兒肥瘡。

    2.《重慶草藥》:調(diào)氣,治脫肛,疝氣。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斑葉蘭拼音注音Bān Yè Lán別名小葉青、小青、麻葉青、銀線蓮、蘄蛇藥來源蘭科斑葉蘭屬植物斑葉蘭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eichb. f.,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挖,鮮用或洗凈曬干。性味淡......
  • 拼音注音Bān Yè Lán Gēn別名野洋參根(《貴州草藥》)出處《貴州民間藥物》來源為蘭科植物大斑葉蘭或小斑葉蘭的根莖及根。夏、秋采挖。功能主治《貴州民間藥物》:“補(bǔ)虛?!皬?fù)方①治腎氣虛弱,頭目眩暈,四肢乏力:野洋參根一兩,蒸雞或燉豬肉......
  • 拼音注音Bān Yè Jǐn Cài別名天蹄。來源藥材基源:為堇菜科植物斑葉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ola uariegataisch. Exc Link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
  • 拼音注音Bān Yè Zǐ Jīn Niú別名血黨、小羅傘、斑葉朱砂根、百兩金、沿海紫金牛來源紫金??谱辖鹋僦参锇呷~紫金牛Ardisia punctata Lindl.,以根、葉入藥。全年可采,根切片曬干;葉多鮮用。性味苦、辛,溫。功能主......
  • 來源玄參科斑唇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 Rudolph var. tubiformis (Klotz.) Tsoong,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健脾開胃,消食化積,利水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