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花葉竹芋

    《全國中草藥匯編》:花葉竹芋來源

    竹芋科花葉竹芋Maranta bicolor Ker,以根狀莖入藥。

    生境分布

    廣東。

    性味

    微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熱消腫。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花葉竹芋拼音注音Huā Yè Zhú Yù英文名Twocolor Arrowroot, rhizome of Twocolor Arrowroot出處

    始載于《廣州常見經(jīng)濟(jì)植物》。

    來源

    藥材基源:為竹芋科植物花葉竹芋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ranta bicolor Ker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原產(chǎn)巴西。

    原形態(tài)

    花葉竹芋,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高25-40cm?;坑袎K莖。葉互生;葉柄長約2.5cm,葉枕長約5mm;葉片小圓形、橢圓形至卵形,長7-12cm,寬5-7cm,先端圓而具小尖頭,基部圓或心形,邊緣多少波浪形,葉面僂綠,中脈兩側(cè)有暗褐色的斑塊,背面粉綠敬淡紫以??偁罨ㄐ騿紊?,總花梗長6-10cm;苞片2-4,披針形,長2.5-3cm;每一苞片內(nèi)有3對花,花梗約與苞片等長;萼片長約5mm;花冠白色,管長4mm,裂片披針形,第約8mm;外輪的2枚退化雄蕊較大,花瓣狀,倒卵形,先端微凹,白色而有青紫色的斑點和線條;內(nèi)輪的退化雄蕊很小?;ㄆ谙?、秋季。

    歸經(jīng)

    心經(jīng)

    性味

    味苦;辛;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主癰疽;瘡瘍;無名腫毒;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內(nèi)服:煎湯,3-6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莖、味微苦,辛、性寒,有小毒。有清熱消腫的功能。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ù Zhā Yè別名蓑衣子、破布葉、麻布葉、爛布渣、布包木、破布樹、薢寶葉來源為椴樹科破布葉屬植物破布樹Microcos paniculata.的葉。夏秋采葉,曬干。性味淡、微酸,平。功能主治清暑,消食,化痰。用于感冒,中暑,食滯......
  • 《全國中草藥匯編》:布狗尾拼音注音Bù Gǒu Wěi別名兔狗尾、狐貍尾、虎尾輪、防蟲草、貓上樹來源豆科貍尾草屬植物長穗貓尾射Uraria crinita Desv. var. macrostachya Wall.,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洗凈......
  • 拼音注音Bù Jīnɡ別名五指疳、五指風(fēng)、山紫荊(《廣西藥植名錄》),梅哈忍(傣名)。出處《云南思茅中草藥選》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山牡荊的根或樹干心材。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干心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或栽培。分布云南、廣東、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喬......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Gǎn別名娃娃拳、麻糖果、月亮皮、葛荊麻來源椴樹科扁擔(dān)桿屬植物扁擔(dān)桿Grewia biloba G. Don,以根或全株入藥。夏秋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辛、甘,溫。功能主治健脾益氣,固精止帶,祛風(fēng)除濕。用于小兒疳......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Hāo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種植物垂果南芥和粉綠垂果南芥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rabis pendula L.2.Arabis pendula L.var.hypoglauca Franch.采收和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