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扁擔(dān)蒿

    拼音注音Biǎn Dɑn Hāo來源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種植物垂果南芥和粉綠垂果南芥的果實(shí)。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1.Arabis pendula L.2.Arabis pendula L.var.hypoglauca Franch.

    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長于海拔1500-3600m地帶的山坡、路旁、河邊草地或高山灌木林下或荒漠地區(qū)。

    2.生于海拔1500-3600m地帶的高山叢林中或荒漠地區(qū)。

    資源分布:1.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湖北、山東等地。

    2.分布于內(nèi)蒙古、甘肅和陜西等地。

    原形態(tài)

    1.垂果南芥 二年生草本,高30-150cm。全株被硬單毛,雜有2-3叉毛。主根圓錐狀,黃白色。莖直立有分枝。莖下部葉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3-10cm,寬1.5-3cm,邊緣有鋸齒,基部漸狹成葉柄,長達(dá)1cm;莖上部葉狹長橢圓形至披針形,比下部葉略小,基部呈心形或箭形,抱莖,上面黃綠色至綠色??偁罨ㄐ蝽斏蛞干?,有花10余朵;萼片橢圓形,具單毛,2-3叉毛或星狀毛,花蕾期更密;花瓣4,白色;雄蕊6,4長2短;雌蕊1,花柱不明顯。長角果線形,長4-10cm,弧曲,下垂。種子每室2行,橢圓形,褐色,邊緣有環(huán)狀的翅?;ㄆ?-9月,果期7-10月。

    2.粉綠垂果南芥 本種和正種基本相似,主要區(qū)別點(diǎn)在于:莖上疏被硬單毛,有時(shí)混生2-3叉毛。莖生葉披針形至橢圓形,上面暗綠色,疏被3叉毛,下面粉綠色,密被3叉毛、星狀毛和混生單毛。長角果長條形,長5-9cm,扁平,略下垂。種子每室2行,近橢圓形,棕色,具窄翅,表面具細(xì)網(wǎng)狀脈?;ㄆ?-9月,果期7-10月。

    性狀

    性狀鑒別 果實(shí)長柱形,略扁平,長6-10cm,寬1-2mm,稍彎曲。表面綠褐色,光滑無毛,先端可見宿存的短柱基,成熟果實(shí)易沿兩側(cè)腹縫線開裂,或2片果丬脫落僅留下假隔膜,每室種子1-2行,或脫落。種子橢圓形而扁,直徑1.5-2mm,邊緣具環(huán)狀翅。氣微,味辛。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主瘡瘍腫毒;陰道炎;陰道滴蟲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白鮮皮拼音注音Bái Xiān Pí?jiǎng)e名白蘚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鮮草英文名CORTEX DICTAMNI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白鮮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
  • 《中藥大辭典》:白雞屎藤拼音注音Bái Jī Shǐ Ténɡ別名臭皮藤、臭莖子、迎風(fēng)子(《植物名實(shí)圖考》)。出處《貴州民間藥物》來源為茜草科植物毛雞屎藤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林下、河邊陰濕處。分布廣西、廣東、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藤狀......
  • 拼音注音Bái Jī Zhūn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矩圓葉衛(wèi)矛的根和果。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Euonymus oblongifolius Loes.et Rehd.采收和儲(chǔ)藏:根,全年均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曬干。生......
  • 《中藥大辭典》:白鴨肉拼音注音Bái Yā Ròu別名鶩肉(《千金·食治》)。出處《別錄》來源為鴨科動(dòng)物家鴨的肉。生境分布我國大部地區(qū)有飼養(yǎng)。原形態(tài)家鴨(陶弘景),又名:鶩(《周禮》),舒鳧(《爾雅》),家鳧(《綱目》)。家禽。嘴長而扁平。......
  • 《中藥大辭典》:白鵝膏拼音注音Bái é Gāo別名白鵝脂(《千金·食治》)。出處《別錄》來源為鴨科動(dòng)物鵝的脂肪。原形態(tài)動(dòng)物形態(tài)詳“鵝肉“條。化學(xué)成分鵝脂主含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cái)R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參見“鵝肉“條。性味甘,涼。①《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