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五指疳、五指風、山紫荊(《廣西藥植名錄》),梅哈忍(傣名)。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為馬鞭草科植物山牡荊的根或樹干心材。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干心曬干。
生于林中或栽培。分布云南、廣東、廣西等地。
喬木,高達10~20米。樹干心材黃褐色,有強烈臭氣。掌狀復葉對生,葉柄長5~10厘米;小葉5枚,很少3枚,中間小葉最大,披針形,長5~12厘米,寬2~3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無毛,上面散生白色腺點,下面有黃色腺點。圓錐花序腋生,長10~20厘米,被灰色小毛;苞片線形;花萼杯狀,截頭形,被小柔毛,結果時擴大如盤;花冠黃白色。核果卵圓形,下部有宿存花萼?;ㄆ谇锬┒酢?/p>性味
淡,平。
止咳定喘,鎮(zhèn)靜退熱。治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喘咳,氣促,小兒發(fā)熱煩躁不安。
內服:煎湯,2~3錢。(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五指疳、五指風、山紫荊(《廣西藥植名錄》),梅哈忍(傣名)。
出處《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山牡荊的根或樹干心材。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干心曬干。
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或栽培。分布云南、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10~20米。樹干心材黃褐色,有強烈臭氣。掌狀復葉對生,葉柄長5~10厘米;小葉5枚,很少3枚,中間小葉最大,披針形,長5~12厘米,寬2~3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無毛,上面散生白色腺點,下面有黃色腺點。圓錐花序腋生,長10~20厘米,被灰色小毛;苞片線形;花萼杯狀,截頭形,被小柔毛,結果時擴大如盤;花冠黃白色。核果卵圓形,下部有宿存花萼?;ㄆ谇锬┒酢?/p>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止咳定喘,鎮(zhèn)靜退熱。治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喘咳,氣促,小兒發(fā)熱煩躁不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