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猴闥子

    拼音注音Hóu Tà Zǐ別名

    仙茅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pyros cathayensis Steward var.foo-chowensis(Metc.etChen)S.Lee

    采收和儲藏:7-9月果熟期采摘,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邊、土坎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

    原形態(tài)

    灌木,高1-2m。枝直立,生短柔毛,有棘刺。葉互生,形小,革質(zhì);葉片橢圓形、狹橢圓形以至倒披針形,長2.5-3.5cm,寬1-1.5cm,先端鈍形或鈍而漸尖,基部圓形,全緣,兩面灰綠色,上面平滑無毛,下面中脈常散生長伏柔毛;葉柄長約2mm?;ù菩郛愔?,腋生;雄花稍小,為聚傘花序,花萼4深裂,裂片三角形,花冠壺狀,裂片反曲,雄蕊16,2輪排列,花絲分離,花藥披針形,子房退化;雌花多為單生,花萼4深裂,闊卵形,先端尖,兩面生柔毛,宿存,萼片于花后增大,花冠鐘形,4淺裂。漿果球形,生短柔毛,直徑1.5-3.5cm。種子長橢圓形,扁平?;ㄆ?-4月,果期7-9月。

    性味

    苦;性溫

    功能主治

    益腎健脾。主腎虛脾弱;疲倦乏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適量,作食品;或研粉沖服。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ā Dòu Shuānɡ英文名SEMEN CROTONIS PULVERATUM來源本品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性狀本品為粒度均勻、疏松的淡黃色粉末,顯油性。貯藏置陰涼干燥處。炮制取凈巴豆仁,照制霜法(附錄Ⅱ D)制霜,或取仁碾細(xì)后,......
  • 《中藥大辭典》:布朗耳蕨拼音注音Bù Lǎnɡ ěr Jué別名睬甲哈烏(藏名)出處《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來源為鱗毛蕨種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8~9月采挖,切段,曬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寒林下陰濕地及巖石縫中。分布陜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
  • 拼音注音Bù Zhā Yè別名蓑衣子、破布葉、麻布葉、爛布渣、布包木、破布樹、薢寶葉來源為椴樹科破布葉屬植物破布樹Microcos paniculata.的葉。夏秋采葉,曬干。性味淡、微酸,平。功能主治清暑,消食,化痰。用于感冒,中暑,食滯......
  • 《全國中草藥匯編》:布狗尾拼音注音Bù Gǒu Wěi別名兔狗尾、狐貍尾、虎尾輪、防蟲草、貓上樹來源豆科貍尾草屬植物長穗貓尾射Uraria crinita Desv. var. macrostachya Wall.,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洗凈......
  • 拼音注音Bù Jīnɡ別名五指疳、五指風(fēng)、山紫荊(《廣西藥植名錄》),梅哈忍(傣名)。出處《云南思茅中草藥選》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山牡荊的根或樹干心材。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干心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或栽培。分布云南、廣東、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