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荊

    拼音注音Huánɡ Jīnɡ別名

    黃荊條、黃荊子、布荊、荊條、五指風、五指柑

    來源

    馬鞭草科牡荊屬植物黃荊Vitex negundo L.及牡荊V.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以果實黃荊子)及根、莖、葉入藥。四季可采,以夏秋采收為好,根、莖洗凈切段曬干,葉、果陰干備用,葉亦可鮮用。

    性味

    根、莖:苦、微辛,平。

    葉:苦,涼。

    果實:苦、辛,溫。

    功能主治

    根、莖:清熱止咳,化痰截瘧。用于支氣管炎,瘧疾,肝炎。

    葉:化濕截瘧。用于感冒,腸炎,痢疾,瘧疾,泌尿系感染;外用治濕疹,皮炎,腳癬,煎湯外洗。

    果實:止咳平喘,理氣止痛。用于咳嗽哮喘,胃痛,消化不良,腸炎,痢疾。

    鮮葉:搗爛敷,治蟲、蛇咬傷,滅蚊。

    鮮全株:滅蛆。

    用法用量

    根、莖0.5~1兩;葉0.3~1兩;果實1~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扁藤葉拼音注音Biǎn Ténɡ Yè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葡萄科植物扁擔藤的葉。功能主治治下肢潰瘍。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扁藤葉拼音注音Biǎn Ténɡ Yè英文名leaf o......
  • 拼音注音Biǎn Dòu別名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籬豆、蛾眉豆(《綱目》),涼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藥品化義》),膨皮豆(《廣州植物志》),茶豆(《江蘇植藥志》),南豆(《陸川本草》),小刀豆、樹豆(《......
  • 《中藥大辭典》:扁豆葉拼音注音Biǎn Dòu Yè出處《別錄》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葉?;瘜W成分含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等。胡蘿卜素含量豐富,可在10毫克%以上。性味《生草藥性備要》:“味辛甜,性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治吐瀉轉筋,瘡毒,跌打創(chuàng)傷。......
  • 《中藥大辭典》:扁豆根拼音注音Biǎn Dòu Gēn出處《生草藥性備要》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瘜W成分根含天門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種游離的氨基酸。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濁。①《滇南本草》:“治大腸下血,痔漏,冷淋?!阿凇渡菟幮詡湟罚?.....
  • 《全國中草藥匯編》:扁豆花拼音注音Biǎn Dòu Huā來源豆科扁豆屬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花。7~8月間采摘未完全開發(fā)的花,迅速曬干或烘干,曬時要經(jīng)常翻動,至干足為止。鮮用時隨用隨采。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解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