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旱菜

    《全國中草藥匯編》:旱菜拼音注音Hàn Cài別名

    藥芹、藥芹菜、香芹

    來源

    傘形科旱芹屬植物旱芹Apium graveolens L. var. dulce DC.,以入藥。春夏秋均可采挖。洗凈鮮用。

    性味

    甘、微辛,涼。

    功能主治

    降壓利尿,涼血止血。用于頭暈腦脹,高血壓病,小便熱澀不利,尿血,崩中帶下。

    用法用量

    1~2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旱菜拼音注音Hàn Cài別名

    印度旱菜、香薺菜、江剪刀草

    英文名Indian rorippa Herb來源

    為十字花科植物旱菜Rorippa indica (L.)Hiern的全草。夏、秋季花期采挖,除去泥沙,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田野。產(chǎn)于華東地區(qū)。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高達50cm。莖直立,粗壯不分枝或分枝,有縱條經(jīng)緯度,有時帶紫色。葉互生,形狀變化大,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柄,柄基部擴大呈耳狀抱莖,葉片卵形哐大頭狀羽裂,邊緣有淺齒裂或近于全緣;莖上部葉向上漸小,多不分裂,基部抱莖,邊緣有不整齊細牙齒。總狀花序頂生;花小,黃色;萼片4,2輪,長圓形,長約2mm;花瓣4,匙形,與萼片等長;雄蕊6,四強;子房上位。長角果線狀圓柱形,長1~1.5cm,寬1~1.5mm,直立或稍內(nèi)彎,果熟時果瓣隆起。種子每室2列,寬1~1.5mm,直立或稍內(nèi)彎,果熟時果瓣隆起。種子每室2列,多數(shù),細小,卵圓形,褐色?;ㄆ?~5月,果期花后漸次成熟,有的在8~9月仍開花結(jié)果。

    化學成分

    含旱菜素(rorifone)及旱菜酰胺(rorifamide)。

    性味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用于慢性支氣管炎。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橙葉拼音注音Chénɡ Yè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甜橙的葉片?;瘜W成分橙葉含揮發(fā)油0.2~0.3%,其中的主要成分為芳樟醇、檸檬醛和檸檬烯等。功能主治《嶺南采藥錄》:“搗爛敷瘡,能止疼散瘀?!罢洝吨兴幋筠o典》《......
  • 《中藥大辭典》:橙子拼音注音Chénɡ Zi別名橙(《上林賦》),黃橙(張籍),金橙(蘇軾),金球、鵠殼(《綱目》)。出處《食性本草》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實。10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收.生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 《中藥大辭典》:橙子核拼音注音Chénɡ Zi Hé出處《本草圖經(jīng)》來源為蕓香種植物香橙的種子?;瘜W成分種子含脂肪油、蛋白質(zhì),以及苦味成分黃柏內(nèi)酯和鬧米林。功能主治治疝氣,淋病,腰痛。①《綱目》:“面鼾粉刺,濕研,夜上涂之?!阿凇侗静萸笤?.....
  • 《中藥大辭典》:橙子皮拼音注音Chénɡ Zi Pí出處《開寶本草》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化學成分果皮含橙皮甙、揮發(fā)油、果膠、胡蘿卜素等。揮發(fā)油中主要為牻牛兒醛、檸檬烯等;還分離到大牻牛兒烯B、大牻牛兒烯D和雙環(huán)大牻牛兒烯。性味苫辛,......
  • 《中藥大辭典》:橙皮拼音注音Chénɡ Pí別名黃果皮、理陳皮(《滇南本草》)。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剝下的果皮,曬干或烘干。性狀完整果皮呈瓣狀,略似陳皮,但較厚實,厚者可達2~3毫米。外表金黃色,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