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桂花露

    《中藥大辭典》:桂花露拼音注音Guì Huā Lù出處

    《綱目拾遺》

    來源

    為木犀科植物木犀花經蒸餾而得的液體。

    性味

    《綱目拾遺》:"味微苦。"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氣,醒脾開胃。治齦脹,牙痛,咽干,口燥,口臭。

    ①《金氏藥帖》:"專治齦脹牙痛,口燥咽干。"

    ②《綱目拾遺》:"明目疏肝,止口臭。"

    ③《中國醫(yī)學大辭典》:"醒脾,開胃,理氣,寬胸,平肝,化痰。"

    用法用量

    內服:燉溫,1~2兩。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桂花露拼音注音Guì Huā Lù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經蒸餾而得的液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Olea fragrans Thunb.]

    采收和儲藏:花采收后,陰干,經蒸餾而得的液體。

    生境分布

    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原產我國西南部。

    原形態(tài)

    常綠喬木或灌木,最高可達18m。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無毛。葉對生,葉柄長0.8-1.2cm;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4.5cm,寬2.6-4.5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楔形或寬楔形,全緣或通常上半部具細鋸齒,腺點在兩面連成小水泡狀突起。聚傘花序簇生于葉腋,或近于帚狀,每腋內有花多朵;苞片2,寬卵形,質厚,長2-4mm,具小尖頭,基部合生;花梗細弱;花極芳香;花萼鐘狀,4裂,長約1mm,裂片稍不整齊;花冠裂片4,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橘紅色,長3-4mm,花冠管僅長0.5-1mm;雄蕊2,著生于花冠管中部,花絲極短,藥隔在花藥先端稍延伸呈不明顯的小尖頭;雌蕊長約1.5mm,花柱長約0.5mm。果歪斜,橢圓形,長1-1.5cm,呈紫黑色?;ㄆ?-10月,果期翌年3月。

    性味

    微辛;微苦;性溫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氣;醒脾辟穢;明目;潤喉。主肝氣郁結;胸脅不舒;齦腫;牙痛;咽干;口燥;口臭

    用法用量

    內服:燉溫,30~60g。

    各家論述

    1.《金氏藥帖》:專治齦脹牙痛,口燥咽干。

    2.《綱目拾遺》:明目疏肝,止口臭。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草莓拼音注音Bái Cǎo Méi別名三匹風、野楊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藥》),白泡兒、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藥選》),只大薩曾(藏名)。出處《云南中草藥選》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采集全草,洗凈,切段......
  • 拼音注音Bái Yào別名白藥草烏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無距賓川烏頭的塊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onitum duclouxii Levl.var.ecalcaratum Fletcher et Luener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挖塊根......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藥子拼音注音Bái Yào Zǐ別名白藥脂、盤花地不容、山烏龜、金線吊烏龜[廣東、湖南]、金線吊葫蘆[江西]、金絲吊鱉來源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頭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 [S. ......
  • 拼音注音Bái Hé Huā Lù別名白蓮花露(《隨息居飲食譜》)。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花蕾蒸餾所得的芳香水。功能主治清暑,涼營。治感受暑邪,煩熱口渴,喘嗽痰血。①《金氏藥帖》:“治喘嗽不已,痰中有血?!阿凇稄V和堂帖》:“止......
  • 拼音注音Bái Jú Huā Gēn別名長生(《太清經》)出處《本草正》來源為菊科植物菊的根。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菊花“條。功能主治①《本草正》:“善利水,搗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閉。“②《綱目拾遺》:“治疔腫,喉疔,喉癬?!坝梅ㄓ昧績确杭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