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礁膜

    拼音注音Jiāo Mó別名

    綠紫菜、苔皮、石菜、大本青苔菜、由菜、綠苔、青菜

    英文名reef Monostroma出處

    始載于《中國經(jīng)濟海藻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礁膜科植物礁膜及袋礁膜的藻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nostroma nitidum Wittr.;Monostroma arcticum Wittr.[M.angicava Kjellm.]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長于內(nèi)灣中、高潮帶巖石上或較隱蔽處具有少量泥沙覆蓋的石塊上。

    2.生長于中、高潮帶石上或淺水坑內(nèi)。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于東、南沿海。

    2.我國分布于黃海、渤海沿岸。

    原形態(tài)

    1.礁膜 幼體黃綠色,柔軟光滑,不久裂為不規(guī)則的膜狀,邊緣多皺褶。一般高2-6cm,也可達9-15cm,體厚20-30μm,為單層細胞,細胞多邊形,多數(shù)兩個在一起,少數(shù)圓形,直徑為12-15μm。

    2.袋礁膜 幼體黃綠色或綠色,膜狀。一般高15-22cm或26cm以上,厚25-35μm。囊狀期較長,后裂成數(shù)寬裂至不規(guī)則長圓形膜狀體,邊緣皺褶,細胞四至六角形,表面觀為不規(guī)則緊密排列,橫切面呈長形。

    性狀

    性狀鑒別 (1)礁膜 藻體黃綠色或暗綠色,呈皺縮的片狀,水浸展平后,藻體淡黃色,呈不規(guī)則片狀,長2-15cm,邊緣波狀皺褶,膜質(zhì),透明,稍粘滑。基部有圓盤狀固著器。質(zhì)脆,易碎。氣微腥,味咸。

    (2)袋礁膜 藻體黃綠色至暗綠色,不規(guī)則片狀,寬裂成不規(guī)則長條形。

    化學(xué)成分

    藻體含十五醛(pentadecanal),8,11,14-十七碳三烯醛(8,11,14-heptadecatrienal),8-十七碳烯醛(8-heptadecenal),2,4,7-癸三烯醛(2,4,7-decatrienal),硫酸鼠李聚糖(rhamnan sulfate),肝素樣活性的抗凝血多糖(polysaccharides with heparinoid activites)。

    藥理作用

    用4-14 C-膽固醇進行觀察,B-高甜菜堿能使大鼠糞便排泄的膽固醇增加,硫酸多糖提取物,可使接種L1210 白血病小鼠的存活時間延長25%以上。(《日本水產(chǎn)學(xué)會志》40, 1194, 1974):經(jīng)大白鼠試驗,有降膽固醇的作用。

    歸經(jīng)

    入肺、腎經(jīng)

    性味

    咸;寒

    功能主治

    清熱利水;化痰止咳。主喉炎;咳嗽痰結(jié);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化痰、利水解毒、軟堅散結(jié)的功能。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Pí別名千層皮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的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洗凈,曬干或鮮用。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18m。樹皮灰白色,厚而......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升麻拼音注音Bái Shēnɡ Má來源薔薇科白升麻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stellaris Rehd.,以根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微辛,涼。功能主治清熱解表。主治感冒,頭痛發(fā)燒......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及拼音注音Bái Jí別名白根、地螺絲、白雞兒、白雞娃、連及草、羊角七英文名RHIZOMA BLETILLAE來源本品為蘭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干燥塊莖。夏、......
  • 拼音注音Bái Yè Bù Fān別名白地紫菀、大火草、牛耳朵火草、小一支箭、白頭翁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鉤苞大丁草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erbera delauayi Franch. [G. hen-ryi Dunn]采收和儲藏:......
  • 拼音注音Bái Yè Cì Gēn出處福建來源為胡頹子科植物福建胡頹子的根。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分布福建、臺灣一帶。原形態(tài)福建胡頹子,又名:椬梧。常綠直立灌木,高1~2米。枝具長棘刺,幼枝被褐色鱗片。葉亞革質(zhì),倒卵形至卵狀矩圓形,長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