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當(dāng)歸45g 山藥(炒)60g 白芍(酒制)37.5g 茯苓60g 山茱萸60g 杜仲(炭)45g 枸杞子45g 牡丹皮24g 鹿茸血0.75g 澤瀉(鹽制)18g 熟地黃120g 五味子22.5g 鹿茸(去毛)2.5g 菟絲子(酒制)60g 紅參15g
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褐色;味微苦。
上十五味,鹿茸、鹿茸血、山藥、當(dāng)歸粉碎成細(xì)粉,過篩;其余白芍等十一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shí),第二次2小時(shí),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膏,與上述粉末混勻,干燥,粉碎,過篩,加適量的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補(bǔ)氣養(yǎng)血。用于氣血兩虧,諸虛百損,耳鳴目眩,四肢倦怠。
口服,一次5~6片,一日3次。
密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當(dāng)歸45g 山藥(炒)60g 白芍(酒制)37.5g 茯苓60g 山茱萸60g 杜仲(炭)45g 枸杞子45g 牡丹皮24g 鹿茸血0.75g 澤瀉(鹽制)18g 熟地黃120g 五味子22.5g 鹿茸(去毛)2.5g 菟絲子(酒制)60g 紅參15g
性狀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褐色;味微苦。
炮制上十五味,鹿茸、鹿茸血、山藥、當(dāng)歸粉碎成細(xì)粉,過篩;其余白芍等十一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shí),第二次2小時(shí),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膏,與上述粉末混勻,干燥,粉碎,過篩,加適量的輔料,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補(bǔ)氣養(yǎng)血。用于氣血兩虧,諸虛百損,耳鳴目眩,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6片,一日3次。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guó)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