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鷹骨
隼形目禿鷲Aegypius spp.;鷹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eetus spp.;鷹科鳶Milvus korschum lineatus (Gray),以骨入藥。
河北。
活血止痛。主治跌撲骨折。
1~2錢。
民間有用鳶骨治骨折。
《綱目》
為鷹科動物金雕的骨胳。雕以春、冬為多見,獵取后,取其骨曬干。
棲息于山地,性猛力強。善捕食鴆、鶉、雉、野兔,甚至幼麝等。巢于高山懸?guī)r大樹上。分布我國東北。
金雕,又名:鶉(《毛詩傳》),鷲(《山海經(jīng)》),鶩(《說文》),潔白雕、紅頭雕、鷲雕、大山鶂。
雌鳥體長約1米。雌雄同色。嘴黑褐,基部沾藍;蠟?zāi)ぜ凕S。虹膜栗褐色。未成長時頭、頸的背面黃棕色,前額以及后頸的羽緣綴以棕褐色。耳羽栗黃色;眼先灰白綴黑。兩翼飛羽除最外側(cè)三枚外基部均綴有白色,身體其余部分暗褐色。尾羽灰白,端部黑色。趾黃,爪黑。后爪長達5厘米以上。成年時翼和尾部均無白色,頭頂羽色轉(zhuǎn)為金褐;跗跖為棕黃色。
《綱目》:"治折傷斷骨。(雕骨)燒灰,每服二錢,酒下,在上食后,在下食前。"
鶉、鷲、潔白雕、紅頭雕、鷲雕
出自《本草綱目》?!毒V目》:雕,似鷹而大,尾長翅短,土黃色,鷙悍多力,盤旋空中,無細不睹。皂雕即鷲也,出北地,色皂青。雕出遼東。
藥材基源:為鷹科動物金雕的骨胳。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quila chrysaeto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雕以春、冬為多見,獵取后,取其骨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高山草原和針葉林地區(qū)。以各種鳥類及鹿、山羊、野兔等獸類動物為食。營巢于高山懸?guī)r大樹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和西部、西南部山區(qū)。
金雕,大型猛禽。雌體長約1m。雌雄同色。頭頂金褐,后頸暗赤褐色,具黑色縱紋。上體一般暗赤褐色,背及雙翅有紫色光澤。下體通常黑褐色,胸離中央有淡色縱紋。覆腿羽暗赤色長羽一直延什到趾基部。嘴強大,鉤曲,黑褐色,基部沾藍。趾黃,爪黑。
腎經(jīng)
甘;咸;溫
活血止痛。主跌撲骨折
內(nèi)服:煎湯,5-15g。
《綱目》:治折傷。(雕骨)燒灰,每服二錢,酒下,在上食后,在下食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鷹骨
來源隼形目禿鷲Aegypius spp.;鷹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eetus spp.;鷹科鳶Milvus korschum lineatus (Gray),以骨入藥。
生境分布河北。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撲骨折。
用法用量1~2錢。
備注民間有用鳶骨治骨折。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雕骨拼音注音Diāo Gǔ出處《綱目》
來源為鷹科動物金雕的骨胳。雕以春、冬為多見,獵取后,取其骨曬干。
生境分布棲息于山地,性猛力強。善捕食鴆、鶉、雉、野兔,甚至幼麝等。巢于高山懸?guī)r大樹上。分布我國東北。
原形態(tài)金雕,又名:鶉(《毛詩傳》),鷲(《山海經(jīng)》),鶩(《說文》),潔白雕、紅頭雕、鷲雕、大山鶂。
雌鳥體長約1米。雌雄同色。嘴黑褐,基部沾藍;蠟?zāi)ぜ凕S。虹膜栗褐色。未成長時頭、頸的背面黃棕色,前額以及后頸的羽緣綴以棕褐色。耳羽栗黃色;眼先灰白綴黑。兩翼飛羽除最外側(cè)三枚外基部均綴有白色,身體其余部分暗褐色。尾羽灰白,端部黑色。趾黃,爪黑。后爪長達5厘米以上。成年時翼和尾部均無白色,頭頂羽色轉(zhuǎn)為金褐;跗跖為棕黃色。
功能主治《綱目》:"治折傷斷骨。(雕骨)燒灰,每服二錢,酒下,在上食后,在下食前。"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雕骨拼音注音Diāo Gǔ別名鶉、鷲、潔白雕、紅頭雕、鷲雕
英文名Vulture bone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毒V目》:雕,似鷹而大,尾長翅短,土黃色,鷙悍多力,盤旋空中,無細不睹。皂雕即鷲也,出北地,色皂青。雕出遼東。
來源藥材基源:為鷹科動物金雕的骨胳。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quila chrysaeto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雕以春、冬為多見,獵取后,取其骨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高山草原和針葉林地區(qū)。以各種鳥類及鹿、山羊、野兔等獸類動物為食。營巢于高山懸?guī)r大樹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和西部、西南部山區(qū)。
原形態(tài)金雕,大型猛禽。雌體長約1m。雌雄同色。頭頂金褐,后頸暗赤褐色,具黑色縱紋。上體一般暗赤褐色,背及雙翅有紫色光澤。下體通常黑褐色,胸離中央有淡色縱紋。覆腿羽暗赤色長羽一直延什到趾基部。嘴強大,鉤曲,黑褐色,基部沾藍。趾黃,爪黑。
歸經(jīng)腎經(jīng)
性味甘;咸;溫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撲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5g。
各家論述《綱目》:治折傷。(雕骨)燒灰,每服二錢,酒下,在上食后,在下食前。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