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清骨散化裁治療皮膚病

    馬建國 山東省曲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清骨散出自明·王肯堂《證治準繩》,由銀柴胡、胡黃連、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炙甘草組成。其功效為清陰分伏熱,退虛勞骨蒸。筆者在臨床中以此方化裁治療某些皮膚科病變,獲效較好。

    蕁麻疹

    劉某,女,53歲。全身癢,搔抓后起大小不一紅色條狀皮損,無定時發(fā)作,以下午及晚間加重,皮損觸之有灼熱感,得涼則舒適,已2月余。期間曾服息斯敏、敏迪,注射葡萄糖、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地塞米松,外用膚輕松、皮炎平、派瑞松等,只能暫時止癢。查見肌膚除紅色條狀皮損外,身體瘦弱,顴赤午后加重,并述口渴,煩躁不寧,頭暈,手足心熱,舌質(zhì)紅,苔少,脈細數(shù)。西醫(yī)診斷:蕁麻疹。中醫(yī)診斷:風(fēng)癮疹。證屬:陰虛內(nèi)熱,蒸灼肌膚。治則:滋陰清虛熱,疏風(fēng)止癢。方用清骨散加減;銀柴胡10克,胡黃連10克,青蒿10克,鱉甲12克,生地黃30克,麥冬15克,知母12克,地骨皮12克,牡丹皮10克,秦艽9克,白鮮皮15克,蛇床子10克,地膚子10克,蟬蛻9克。6劑,水煎服,日1劑。囑其忌食腥辣之物。

    二診:服藥后,皮疹發(fā)生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癢感大減,皮膚灼熱感已去大半,顴赤、頭暈、口渴煩躁、手足心熱癥狀皆減輕,舌質(zhì)由紅變淡紅,苔轉(zhuǎn)潤。原方去青蒿,續(xù)服5劑后諸癥皆愈。3個月后隨訪未發(fā)。

    瘙癢癥

    孫某,男,45歲。全身皮膚瘙癢,抓后皮膚觸之有灼熱感,每于午后及晚間癢劇,自覺發(fā)熱,但測體溫基本正常,已3月余。經(jīng)用葡萄糖、葡萄糖酸鈣、地塞米松、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苯海拉明等注射,服息斯敏、賽庚啶療效不著。查見周身有不規(guī)則抓痕,點狀血痂及色素沉著,述其手足心熱,口咽干燥,骨蒸潮熱,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數(shù)。西醫(yī)診斷:皮膚瘙癢癥。中醫(yī)診斷:癢風(fēng)。證屬陰津不足,虛熱內(nèi)生,蒸灼肌膚致癢。治則:滋陰清虛熱、止癢。方用清骨散加減:銀柴胡10克,胡黃連10克,秦艽9克,鱉甲12克,生地黃30克,玄參30克,知母12克,青蒿10克,地骨皮10克,石斛12克,麥冬15克,白鮮皮12克,蛇床子10克,地膚子10克。7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服藥后,癢感大減,即使搔抓后灼熱感明顯減輕,身上發(fā)熱癥狀消失,口咽干燥,手足心熱癥狀俱輕,上方生地黃、玄參改為20克,知母、石斛改為10克,繼服7劑,癢感消失,肌膚如常。

    手足皸裂

    孔某,女65歲。雙手掌、足底自覺灼熱年余,熱甚時手足伸在被子外才覺舒適,近5個月來開始發(fā)癢并皸裂,以晚間癢劇,早晨癢輕。曾外用愈裂霜、哈西奈德乳膏、派瑞松多次仍不止癢,且皸裂如前狀。皮損處除干燥皸裂發(fā)癢外,膚色發(fā)紅,觸之灼手,伴口渴咽干,舌質(zhì)紅,苔少,脈細數(shù)。西醫(yī)診斷:手足皸裂。中醫(yī)診斷:皸裂瘡。證屬:陰液不足,虛熱內(nèi)生,熏蒸肌膚,肌膚失潤,而致皸裂。治則:滋陰清虛熱,潤膚止癢。清骨散加減:銀柴胡9克,胡黃連9克,秦艽9克,鱉甲12克,地骨皮12克,知母12克,生地黃30克,玄參20克,麥冬15克,黃柏10克,蛇床子10克,白鮮皮12克,地膚子10克。8劑,水煎服,日1劑。外用白及粉30克,入凡士林100克中調(diào)勻,每晚1次涂抹患處。

    二診:服上藥后,口渴咽干癥狀大減,干燥、灼熱、皸裂、癢癥狀皆減輕,裂隙變淺,膚色已轉(zhuǎn)淡紅,肌膚覺有濡潤感,上方生地黃減為20克,繼服6劑,外用藥同上。

    三診:手足皸裂基本治愈,灼熱、癢感,口渴咽干癥狀已無,上方去知母、麥冬、鱉甲,繼服6劑以鞏固療效。半年后隨訪未發(fā)。

    按:這3個病案都有陰虛內(nèi)熱的表現(xiàn),故取清骨散加減滋陰清熱,再隨癥加白鮮皮、蛇床子、地膚子、蟬蛻疏風(fēng)止癢,因藥癥相符,而收較好療效。

更多中藥材
  • 現(xiàn)在很多人生病了都采用喝中藥的方法來根治疾病,隨著中藥的流行,市面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煮中藥的罐子。但是奇怪的是有些罐子沒有蓋子而有些罐子有蓋子,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商家給出的說法也有所不同。很多人對煎中藥應(yīng)不應(yīng)該蓋蓋子有所爭議,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聽聽老中......
  • 說到金不換不知道大家會想到些什么,但是作為筆者的我第一次聽這個名字還是在電視劇里面聽到的,也許和大家一樣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熟悉是名字,陌生則是它竟然是一味中藥;那么問題來了,金不換的功效與作用是否了解呢,如果不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就一道來......
  • 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以及飲食的不規(guī)律,使得腸胃病成了職場上的常見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俗話說的好,胃病三分治療七分靠養(yǎng),只有長期堅持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才能夠徹底改善胃部健康,實現(xiàn)腸胃消化功能的自行修復(fù)。那么在日常生......
  • 大家都知道,杏的營養(yǎng)價值是很高的,而杏仁的營養(yǎng)價值更為豐富了,所以有很多人會買上一點杏仁,空閑的時候就會吃一吃,既可以當做小零嘴,又對身體有好處,杏仁最大的好處就在于能夠預(yù)防疾病了,而且還可以延緩衰老,這主要得益于杏仁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zhì)......
  • 紅花,艾葉,我們都知道,而且生活中也能經(jīng)常用到的,艾葉活血理氣,祛寒濕,紅花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兩者在一起的作用可謂相輔相成,療效更好;很多人都會每天準備一盆水加入適量的紅花艾葉泡泡腳,緩解一天來的壓力,那么紅花艾葉泡腳禁忌你知道嗎,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