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丁香根

    《中藥大辭典》:丁香根拼音注音Dīnɡ Xiānɡ Gēn出處

    《開寶本草》

    來源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性味

    《綱目》:"辛,熱,有毒。"

    功能主治

    《開寶本草》:"療風(fēng)熱毒腫。"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熏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丁香根拼音注音Dīnɡ Xiānɡ Gēn英文名Clovetree Root出處

    出自《開寶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樹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Zygium aromaticum (L.) Merr. Et Perry [Eugenia aromaticea Kuntze; E. caryophyllata Thunb.]

    采收和儲藏: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分布馬來群島及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藥材主產(chǎn)于坦桑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

    原形態(tài)

    丁香,常綠喬木,高達(dá)10米。葉對生;葉柄明顯;葉片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全緣?;ǚ枷悖身斏蹅銏A錐花序,花徑約6mm;花萼肥厚,綠色后轉(zhuǎn)紫色,長管狀,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帶淡紫,短管伏,4裂;雄蕊多數(shù),花藥縱裂;子房下位,與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頭不明顯。漿果紅棕色,長方橢圓形,長1-1.5cm,直徑5-8mm,先端宿存萼片。種子長方形。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性味

    味辛;性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散熱解毒。主風(fēng)熱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各家論述

    《開寶本草》:療風(fēng)熱毒腫。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布狗尾拼音注音Bù Gǒu Wěi別名兔狗尾、狐貍尾、虎尾輪、防蟲草、貓上樹來源豆科貍尾草屬植物長穗貓尾射Uraria crinita Desv. var. macrostachya Wall.,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洗凈......
  • 拼音注音Bù Jīnɡ別名五指疳、五指風(fēng)、山紫荊(《廣西藥植名錄》),梅哈忍(傣名)。出處《云南思茅中草藥選》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山牡荊的根或樹干心材。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干心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或栽培。分布云南、廣東、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喬......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Gǎn別名娃娃拳、麻糖果、月亮皮、葛荊麻來源椴樹科扁擔(dān)桿屬植物扁擔(dān)桿Grewia biloba G. Don,以根或全株入藥。夏秋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辛、甘,溫。功能主治健脾益氣,固精止帶,祛風(fēng)除濕。用于小兒疳......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Hāo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種植物垂果南芥和粉綠垂果南芥的果實(shí)。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rabis pendula L.2.Arabis pendula L.var.hypoglauca Franch.采收和儲藏......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Ténɡ別名扁藤、大蘆藤、鐵帶藤、過江扁龍、扁骨風(fēng)、腰帶藤、羊帶風(fēng)來源葡萄科崖爬藤屬植物扁擔(dān)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 (Hook. f.) Gagnep.,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