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側(cè)耳

    《中藥大辭典》:白側(cè)耳拼音注音Bái Cè ěr別名

    白耳菜、叫天雞(《貴州民間方藥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藥資源名錄》),蒼耳七,金錢燈塔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出處

    《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

    為虎耳草科植物白須草帶根全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土坎、溝邊或濕潤地方。分布浙江、安徽、江西、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高20~30厘米?;~4~8片,叢生;葉厚,腎臟形或稍帶圓形,全緣,基部深心臟形,具長柄;莖生葉3~6片,稍圓心形,無柄,抱莖。花單生于莖頂,大形;萼片5,基部多少相連,綠色,卵形;花瓣5,白色,卵圓形,基部急窄,邊緣細(xì)裂呈絲狀,長約1厘米;雄蕊5,與花瓣互生,蕊間有退化雄蕊,生于每1花瓣基部,先端深3裂,裂片先端各有1棒狀腺體;子房球形,心皮4,柱頭4裂。蒴果長橢圓形,上部4裂。種子多數(shù),細(xì)小。有翅。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功能主治

    鎮(zhèn)咳,止血,利濕,治虛勞咳嗽,咳血,吐血,亦痢,白帶,疔瘡。

    ①《貴州民間方藥集》:"鎮(zhèn)咳,祛痰,驅(qū)風(fēng),解熱,利尿。"

    ②《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疔瘡。"

    ③《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清濕,止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復(fù)方

    ①治久咳成癆:白側(cè)耳二錢,鹿銜草二錢。燉豬肺服。(《貴州民間方藥集》)

    ②治久咳吐血及婦女白帶:白側(cè)耳五錢至一兩,水煎或燉雞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③治赤痢及久瀉后肛門熱痛,便血:白側(cè)耳干草七至八錢,仙鶴草、半邊蓮、天青地白草、茅草根各四至五錢,水煎,早晚空腹服;忌食生冷、油膩、酸辣、芥菜。(《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④治銅錢癬:鮮白側(cè)耳根一兩,在火上稍熏烤片刻,揉搓成團(tuán),擦患處。(《貴州民間方藥集》)

    備注

    此外,在貴州民間作白側(cè)耳者,尚有同屬植物雞眼梅花草的帶根全草。植物形態(tài)詳"雞肫草"條。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側(cè)耳拼音注音Bái Cè ěr別名

    白耳菜、叫天雞、光板、金筶板、蒼耳七、金錢燈塔草、梅花草、黃草、小白花、山慈姑、馬尿花、馬蹄草、紫葳草、肺心草、白折耳、水折耳

    英文名all-grass of Foliosous Parnassia出處

    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

    藥材基源:為虎耳草科植物突隔梅花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arnassia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00-4200m的山坡、路旁、林緣、林下和草坡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突隔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高10-45cm。有稍粗長的橫走根莖。莖具棱脊,無毛?;~厚紙質(zhì);葉柄長達(dá)16cm;葉片腎形或心形,長2.5-6cm;莖上具一無柄葉片,圓形,先端鈍,基部心形,抱莖,全緣?;ㄇo1-4條,花單生頂端;萼片5,卵形或?qū)挼孤研?,先端鈍圓,花瓣5,白色,匙形、倒卵形、倒披針形,長達(dá)2.5cm,先端鈍,邊緣上部嚙蝕狀而中下部呈流蘇狀細(xì)裂,基部具長約2mm的爪;雄蕊5,與花瓣互生,藥隔褐色,呈鉆狀,常突出于花藥之上,退化雄蕊中部以上3深裂;子房半上位;心皮3個(gè),合生,花柱稍長于子房,柱頭3裂。蒴果橢圓形?;ㄆ?-8月,果期8-9月。

    性狀

    根莖呈不規(guī)則團(tuán)塊狀,棕褐色,具多數(shù)不定根、鱗片及葉柄殘基,頂端被毛。莖圓柱形,長3-28cm,直徑1-2mm,有縱棱,質(zhì)脆,易折斷。葉皺縮,基生葉完整者呈腎形或心形,長2.5-6cm,厚紙質(zhì),葉柄長達(dá)16cm。莖生葉1片,圓形,基部心形,抱莖?;S色,單生莖端。有時(shí)可見橢圓形蒴果。氣微,味甘。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性味

    辛;苦;寒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清熱解毒。主主治沛結(jié)核,喉炎,腮腺炎,淋巴結(jié)炎,熱毒瘡腫,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搗敷。

    各家論述

    1.《貴州民間方藥集》:鎮(zhèn)咳,祛痰,驅(qū)風(fēng),解熱,利尿。

    2.《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疔瘡。

    3.《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清濕,止血。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拼音注音Bō Luó Mì別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陽雜俎》),曩伽結(jié)(《綱目》),優(yōu)珠曇、天婆羅(《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樹婆羅(《廣州植物志》),牛肚子果(《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出處《綱目》來源為??浦参锬静_的果實(shí)......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葉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Yè出處《廣西藥植名錄》來源為??浦参锬静_的葉。功能主治①《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葉磨粉,熱之以敷創(chuàng)傷?!阿凇稄V西藥植名錄》:“治潰瘍?!坝梅ㄓ昧客庥茫貉心┤龌蛘{(diào)敷。摘錄《中藥大辭典》《中......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樹液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Shù Yè出處《廣西中草藥》來源為??浦参锬静_樹干中流出的樹脂。用刀刺破樹皮,待有乳白色樹脂流出,即用盛器裝好備用。性味《廣西中草藥》:“味淡澀?!肮δ苤髦巍稄V西中草藥》:“散結(jié)消腫......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核中仁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Hé Zhōnɡ Rén出處《綱目》來源為桑科植物木波羅的種仁。性味《綱目》:“甘微酸,平,無毒。“功能主治益氣,通乳。治產(chǎn)后乳少或乳汁不通。①《綱目》:“補(bǔ)中益氣?!阿凇蛾懘ū静荨罚?.....
  • 拼音注音Bīn Xuán Huā別名馬鞍藤、腎葉天劍來源旋花科打碗花屬植物腎葉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R. Brown,以全草及根狀莖入藥。秋冬采集根狀莖,洗凈曬干;夏秋采挖全草,切段曬干。性味微苦,溫。功......